甲、《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毛泽东
人是不能不求学的,求学是要有一块地方并且要有一种组织的。从前求学的地方在书院,书院废而为学校,世人便争毁书院,争誉学校。其实书院和学校各有其可毁,也各有其可誉。所谓书院可毁,在他研究的内容不对:书院研究的内容,就是“八股”等等干禄之具,这些只是一种玩物,那能算得上正当的学问?就这一点论,我们可以说书院不对的很。但是书院也尽有好处。要晓得书院的好处,先要晓得学校的坏处。原来学校的好处很多,但坏处也就不少。学校的第一坏处,是师生间没有感情。先生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什么施教受教,不过是一种商业行为罢了。[1]学校的第二坏处,是用一种划一的机械的教授法和管理法去戕贼人生。人的资性各不相同,高才低能,悟解迥别,学校则全不管这些,只晓得用一种同样的东西去灌给你吃。人类为尊重人格,不应该说谁 “管理”谁,学校乃袭专制皇帝的余威,蔑视学生的人格,公然将学生“管理”起来。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性;自有机械的管理,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这是学校的最大缺点,有心教育的人所万不能忽视的。学校的第三坏处,是钟点过多,课程过繁。终日埋头于上课,几不知上课以外还有天地,学生往往神昏意怠,全不能用他们的心思为自动自发的研究。总括这些坏处,固然不能概括一切的学校说他们尽是这样,并且缺点所在,将来总还有改良的希望,但大体确是这样,欲想要替他隐讳,也无从隐讳。他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销磨个性,灭掉性灵,庸儒的堕俗浮沉,高才的相与裹足。回看书院,形式上的坏处虽然也有,但上面所举学校的坏处,则都没有。一来是师生感情甚笃;二来,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课程简而研究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故从“研究的形式”一点说,书院比学校实在优胜很多。但是现代学校有一项特长,就是他“研究的内容”专用科学,或把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哲学和文学,这一点则是书院所不及学校的。自修大学之所以为一种新制,就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组织。
以上是说书院和学校各有利弊,自修大学乃取其利去其弊。现在再说自修大学独有的利,而书院和学校则为共有的弊:就是平民主义与非平民主义。书院和官式大学均有极严峻的程限,不及程限的不能入学,固不待言;实及了而偶不及,即有本为优才经入学考试而见遗的,便从此绝其向学的路,现在确实有好些有志青年,没有得到求学的机会,实在可叹可惜,是一。书院和官式大学,将学术看得太神秘了,认为只有少数特殊人可以来学,多数平民则为天然的不能参与,从此学术为少数“学阀”所专,与平民社会隔离愈远,酿成一种知识阶级奴使平民阶级的怪剧,是二。书院非赤贫的人所能入,官式大学更非阔家不行,欲在官式大学里毕一个业,非千余元乃至两千元不可,无钱的人之于大学,乃真“野猫子想吃天鹅肉”了,是三。自修大学力矫这些弊病,一则除住校学生,因房屋关系须稍示限制外,校外学生则诸凡有志向学以上均可入学。二则看学问如粗茶淡饭,肚子饿了,拿来就吃,打破学术秘密,务使公开,每人都可取得一份。三则自修大学在现在这“金钱就是生命”的时代,固不能使所谓“无产阶级”的人,人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份高深学问,但心里则务必使他趋向“不须多钱可以求学的路上去。”自修大学的学生可以到校里来研究,可以就在自己的家里研究,也可以就在各种店铺里,团体里,和公事的机关里研究,比较官式大学便利得多,花费也就自然少了。
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既如上说,那么自修大学的内容怎么样呢?现在说一点大略于下:第一,自修大学学生研究学问的主脑,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自修大学里面的“图书馆”就是专为这一项用的。第二,自修大学学生,于自己看书自己思索之外,又有“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各种研究会的组织,就是专为这一项而设的。第三,自修大学虽然不要灌注食物式的教员,但也要有随时指导的人做学生自修的补助。第四,自修大学以学科为单位,学生研究一科也可,研究数科也可,每科研究的时间和范围,都听学生依自己的志愿和程度去定。第五,自修大学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湔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最后要说自修大学在湖南的必要了。诸君,湖南不是至今没有一个最高的学术机关么?省立大学在最近期内之必无成理,和即使成了也不过是一个官式大学,这是大家都明白的。而住在这湘江流域沅江流域资江流域澧江流域的三千万湖南民族,他们精神的欲求和文化的冲动,将如何去表现出来,发挥出来呢?湖南人尽管是峥嵘活泼如日方升的,尽管是极有希望的,但使没有可以满足其精神的欲求而发挥其文化的冲动,湖南人到底有甚么意义?说到这里,便觉得湖南人有一种很大的任务落在他们的肩膊上来了。甚么任务呢?就是自完成自发展自创制他们各个及全体特殊的个性和特殊的人格。湖南自修大学之设,窃取此意。事势上虽不能和湖南人个个发生关系,精神上必要使他成为一个湖南全社会公共的学术机关:虽不能说一定有很好的成绩,但努力向前,积以年月,相信总有一天会达到我们的目标的。
乙、摧毁反革命组织“联动”展览会资料选编
第一篇:《芳草地小学调查报告》
一、修正主义的建校方针
1.入学条件
芳草地小学于一九五六年建校,原名外交部干部子弟小学。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外交部干部子女,区委机关、工厂企业干部(厂长、书记)子女,市卫生局、教育局、园林局、财贸统计局等干部子女。一九五七年转交地方后收了一部分附近的工农子女。干部
子女(310人)大都住校,其中外交部干部子女93人;工农子女(300多人)全部走读。
原规定住校条件是:父母双方在外工作,家里无人照顾的可以住校。实际上很多干部子
女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就拉进来了。有个学生苏华说:“学校向工农兵开门,工农兵哪里住得起,最后还不是咱们干部子女!我们有钱!”干部子女和工农子女分别编班,而把“好学生”(标准是长得好、穿得好、吃得好。)挑选到“国际班”,精心培养。
2.人员编制:
五六年办校时,学生190人左右,教职工人员达25人,教职工与学生人数比为1:8,至六七年,学生达600多人,共十八个班,教职工与学生人数比为1:7。而普通学校为1:40或1:50。
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下,教师分成等级,将所谓“管得住学生的,穿得好的”教师挑选到“国际班”,如果没有就向外借。对于教得不好,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调走。老师生活是最低的,什么权也没有,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眼里,他们是拿钱雇来的,打扫卫生是应该的。
3.生活条件:
学校环境非常优越舒适。学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吃的是细粮,白面、鸡鸭鱼肉。由从国外回来的厨师给他们做饭。每星期六由生活老师给学生梳洗打扮,下午家长坐着小汽车陆续到校,把他们接回家去。
学生伙食,量足、样多、质量好。偶尔吃点放糖的枣窝头,有的学生还破口大骂:“又他妈的吃黄金塔!”因此,每星期六还要改善伙食。在困难时期,每天还要吃到超过定量的糕点、水果。近几年,伙食费还逐渐提高,但有些家长和学生仍不满足,部分
学生还要订牛奶,吃营养品。有一个班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吃营养品。甚至个别学生每星期一回校从家里带来整个的熏鸡,满口袋的糖果、葡萄糖、鱼肝油,还带着在课堂上大吃。
学生在生活上由生活老师全面负责,精心照顾。吃饭时生活教师把盛好的饭菜放在桌子上,吃一碗,盛一碗;生活老师还要做到“四快”(眼快、手快、腿快、嘴快),稍有一不快,就要挨骂。学生的碗筷也由工作人员洗刷。平常洗脸洗澡有人催,甚至还要老师洗。缝衣钉扣有人管,衣服脏了有人洗;小病有医务室,大病有人陪送到医院。有的学生连吃橘子也要由老师剥了皮。建校初期,个别学生因为家长在国外工作,星期天不能回家,学校就派几个老师陪着学生坐小汽车到动物园去玩。
学校成了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世外桃源”,学生在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小姐”生活。但有的家长还嫌不满足。XXX家长说:“你们尽给学生白菜帮儿吃,我的孩子在家里连白菜心儿都不吃。”
在这种修正主义的办校方针下,干部子女享受着种种特权,广大工农子女受到了排斥,甚至连厕所也分成两等;干部子女的厕所不准工农子女使用。两相对照,足见干部子女的特权享受达到了何等地步!
二、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芳草地小学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对抗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推行修正主义的教育方
针。
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对住校生说:“学校三座楼,你们占了两座半,今后,全部是你们的,还不好好学!”对教师说:“这些学生都是干部子弟,得好好教。”“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老革命,长大了要接爸爸妈妈的班”。他们就是这样反对用毛泽东思想来教育、改造干部子女的思想,极力把干部子女培养成血统的接班人。
他们还提倡资产阶级的所谓“妈妈式的教学”—-“要象妈妈一样地照管学生。”
在刘邓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制度下,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在芳草地小学提倡白专
道路,追求三个第一。他们以教学任务压老师,以作业压学生,以考试压学生,一天要上九节课。另一方面,家长也对学校施加压力,住校生每天有晚自习,但有的家长嫌学习时间不够,题目出的不难。为了让自己孩子考上理想的“好”学校,每天晚上要把孩
子叫回家去,增加学习时间,甚至有的家长要求教师每星期给孩子增加两篇作文。
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忠实地按某些家长的意图办事。如:五年级有一个学生,还未毕业,家长为了试验一下孩子的水平有多高,强行要求学校批准他的孩子参加升学考试,结果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中学,家长很不满意,为了让孩子考上“一○一”等“第一流”的学校,又将孩子送回学校,继续上学。
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还用种种物质的办法来引诱学生追求智育第一。如每学期给学习好的学生颁发奖状、奖品,也不管学生的思想品德好坏。
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一味追求学校的升学率,每学年末精心安排毕业工作,其他一切工作都为毕业班让路。提前一个月就结束毕业班的科任课。为了增加复习时间,不让学生参加劳动,不过少先队的活动,甚至连一周一次的校会也不让参加。当权派对青
年教师施加压力说:“学校的希望就寄托在住校班的身上,考不上第一流的学校可不行。”这样的结果,干部子女都能保证升入到满意的学校。个别的学生虽然毕业时成绩不够XX学校录取标准,但通过内线可以进入这个学校。
由于智育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对国家大事置之度外;使学生对待毕业问题不是“一颗红心,多种准备”,而是“一颗私心、一种准备”,想的是读书,升学、搞尖端、当官发财。
3.脱离工农群众,脱离劳动。
芳草地小学根本没有把学生参加劳动锻炼放在重要位置。学生在优越的环境里生活,只是埋头读书,什么劳动也不参加。有的学生积极要求参加劳动,主动帮助教师打扫厕所,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大骂生活老师:“你们什么都让学生干了,你们干啥?学
生到厕所得了痢疾怎么办?”他们借口“学生小,父母又不在家,去劳动碰坏了不好办。”从来不让学生参加劳动;他们对学生参加劳动有“四怕”:“春天怕得传染病,夏天怕中暑,秋天怕风吹,冬天怕寒冷。”甚至连春游也不组织,怕学生“碰破皮。”
三、刘邓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制度在芳草地小学的恶果
1.浪费现象极为严重。
有些学生对劳动人民辛辛苦苦收下来粮食毫不爱惜,成盆成盆地倒掉了;一些学生用菜打架玩;有个别学生不爱喝菜汤,把菜汤往老师身上泼,把不爱吃的肉往房顶上扔;有的学生打坏了学校的玻璃,损坏了床铺,还说:“我有钱赔”!
2.小偷小摸事件不断发生。
一些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很严重。据统计,有一个班共有男生20名,只有3个同学没有发现偷窃行为,其余都不同程度的偷窃行为。
3.目空一切,卑视劳动人民。
据革命师生揭发,芳草地小学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出身好(革军、革干),常在一起比吃比喝,比父母官大小,钱多少,比家庭设备好坏。XXX学生对老师说:“我爸爸盖一个章就枪毙你!”有个学生说:“我爸爸还管着咱校长呢!”学校里经常出现破口大骂老师的现象。一些干部子女学生对一般劳动人民子女极不尊重,嫌他们“脏”、“笨”、“难看”。学校成了住校生的天下,他们可以任意欺侮打骂走读生。
4.腐化堕落,思想变坏
有个学生父母都在某电厂担任领导工作,因为他怕人家说他的父母官小,欺骗老师同学说:“我爸爸是付市长,妈是党委书记,我跟爸爸妈妈都能坐小汽车。”他看到有的干部家里有电视机,怕人家说他家里没有,就撒谎说,他家里也有电视机。他还要别人替他人打水,当马骑,叫他“孙二爷”。
有个学生卢XX,用糖果拉笼一批小孩,自称为头头,让这些人去打别人。问他为什么想当干部,他说:“当干部钱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将来当干部穿皮大衣,骑摩托车……”
有个学生借给同学一毛钱,要同学还他两毛钱。
有的学生不愿看阶级教育的红色书籍,却在小说中寻找低级趣味。
有的学生说:“刘文学真傻,因为一把辣椒死了,多不值得!要我就先向地主投降,然后再逃跑。”甚至有极个别的学生产生反动思想,特别羡慕从国外投诚回来的敌人,说:“我将来去投诚蒋介石,也给我一大批钱,穿着大皮靴,跨着大洋刀,多威武!然后我再投诚回来,又给我一大批钱,这样我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也花不完。”
芳草地小学是刘邓修正主义教育制度统治的一所干部子女学校,在这学校里,青少年受着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毒害。这样的学校制度就是要把它彻底砸烂!
第二篇:《十一学校调查报告》
十一学校是高干子女集中寄宿制学校。十几年来,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与旧北京市委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互相勾结,阳奉阴违,对抗毛主席的教育路线,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把十一学校变成一所条件优越,待遇特殊的贵族式的学校,变成了刘、邓复辟资本主义培养接班人的基地。
培养精神贵族的“乐园”
十一学校建于一九五二年,它是在“前辈出生入死、该让后辈享享福了”的修正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办。
十一学校选择的是“家庭出身好、有条件培养”的军队高级干部子女,而把普通干部子女、广大工农兵的子女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就连该校的教职工子女也必须到校外上学。在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眼里,高干子女是“天生上学的,不是劳动的。”
为了修这所九百人的高干子女寄宿学校,投资竟达400多万元,一切设备高级豪化。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校园占地二百五十亩,楼房建钢筋水泥,瓷砖铺地。每米造价高达二百六十元。学校内有容纳一千一百多个座位的富丽的大礼堂。有六十多张病床的“小医院”,有水磨石铺地的大饭厅。有水晶宫似的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内有从上海订购的千张高级钢丝床,从湖南买来的高级棕质床垫,还有机器洗衣房,理发室、汽车、花房、果园、喷水池。以及供学生玩乐的动物园。校园内种植各种各样的花木,四季常青。学生在这里一住就是八、九年。“和平演变”就在这里发生。学生生活特殊。学校最初几年,每月伙食费十四元,鸡鸭蛋肉不断,每顿饭两个菜,一个汤。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使学生不受“苦”,还设法从各地弄到黄豆一万斤,鱼一万斤及大量的糖和黄羊肉,甚至连战备储存的海带也弄到一万斤。
学生由保育员全面包干,精心照顾。五年级以下的学生吃饭分菜有人帮,保育员帮洗脸,洗澡。缝衣钉扣有人管,衣服脏了有人洗,回家返校汽车接送,有时接送学生的高级轿车竟在学校里停不下还要调两个交通警指挥。
在这样的学校里,一个学生一年经费达三百六十元左右,而普通走读学生则每年花费三十七元。两者相差何其远也。
学校编制庞大。现有一千五百多名学生,而领导人员、教职工达到二百四十多人,学生和工作人员的比例是七比一(开办初期,曾是三比一)而普通学校则是四十比一。
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
几十年来,党内、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抗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极力推行刘、邓的教育路线,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
在这种修正主义教育下,他们只关心学生升学问题。他们公然声称:“他们不同于工农子女,他们不升学谁升学,他们不升学让他们干什么去?”“学校有这样好的条件,学生考不上学,不好交代,要打屁股的”。
为了升学,毕业班不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体育活动,甚至连平日劳动也取消了。
平时,学校没劳动任务,更谈不到到农村、工厂去、参加劳动锻炼,有时在校园里
种花草,也不过是应付一下。
有的学生主动地帮助保育员擦擦地板,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竟在大会上歇斯底里大发作,破口大骂保育员说:“你们知道这些孩子是干什么的吗?怎么是干这个的呢?”
尤其令人气愤的是,学校开办初期,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参军”为名骗来一批十四、五岁的女青年,专做学生的保姆,要这些十四、五岁的女青年服待这些学生。甚至要年纪轻轻的保育员给十四、五岁的学生洗澡,有的孩子不让保育员洗,而当权派却大骂保育员:“照顾学生不热心、不周到”。保育员在这所学校成了培养修正主义精神贵族的工具。
这种修正主义的教育制度产生的严重恶果
学校从小就受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严重毒害,逐渐滋长了特权思想。
他们经常比爸爸妈妈官大小、比吃比穿,狂妄自大。有的打碎了玻璃,别人批评他时还说:“我爸爸有钱”。据统计64年-65年的一学期之内,全校损坏的玻璃就达34箱半。
有些学生很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骂工农出身的学生是“小市民”、“土瘪”,而自己则血统高贵得很。
该校学生赵小曼,偷盗成性,某学生问他:“你敢杀爸爸吗?”他说:“逼急了,就敢杀,逼急了毛主席也敢杀。”可见思想是何等反动!教师要求开除他,但是上面的根子硬,后来被送新疆建设兵团。
还有些学生平常胡闹,在他们看来,闹得再厉害,最后也不过到建设兵团,实在不行,找个后门还可以参军。
由于长期脱离工农,脱离阶级斗争,所以根本培养不出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有的学生看表现劳动人民受地主压迫的影片,不但不同情不愤恨,反而说:“这是小说加工”。有的竟对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生活方式大加模仿,学西方电影里的阿飞。
综上所述,“十一”学校就是实现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温床。在这样的学校里只能培养出修正主义的黑苗子,不能培养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反修防修,为了保证我国无产阶级的江山永不变色,我们必须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彻底砸烂这个培养修正主义的温床!
第三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下的景山学校》
好的生活环境……等。更可恨的是有的工农子女符合了他们的“智力测验”只因家庭是工农出身,学校就千方百计地制造种种借口不予录取。
一九六二年从报考的1300儿童中招收120名,其中没有一个工农子女,而其中却有40人通过后门进入学校。
一九六三年,从十一个高级幼儿园选送来的358名“尖子”中挑选了109人,其中工农子女只有2人,仅占1.8%。
六年来,该校共招收了一年级新生907名,其中工农子弟仅有78名,占总数的8%。
相反,对一批有“靠山”有“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子女则大开方便之门。
反共老手吴晗的儿子要读书,一个电话就进了景山学校。
这种贵族学校的招生制度,激起了广大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强烈的不满和反对。他们愤怒地质问:“景山学校是中宣部的子女学校还是什么学校?”有工农家长说:“这学校是培养高干的,我们的孩子他看不上。”有的说:“景山学校门坎太高,我们的子女登不上。”
第二关:调班关
学校借口:“要承认人的才能有高低,不能每个人都成为专家,”建立了一套毒辣打击排斥工农子女和其他劳动人民子女的“制度”。他们把学生强行分成三、六、九等,把“尖子”集中编成为“试验班”,这是第一等人,剩下的编为“普通班”,这是第二等人,把所谓“学习差”“纪律不好”“又脏又笨”的学生及留级生凑在一
起组成“收容班”,这是第三等人。不同的等级分别享受着不同的待遇和政治权力。在被视为上等人的尖子班里,工农子女少得可怜。有的只有一二名。有的甚至连一个也没有,而被他们视为低等的收容班里,绝大多数是工农子女和其他劳动人民子女。这样幸运入学的工农子女被看成低等人,他们就是这样打击工农子女,压迫工农子女。
第三道关,甩包袱关
过了两天,所剩下的几个工农子弟,在这所贵族学校里,又面临着第三道关—-甩包袱关。为了把“不理想的学生赶出学校,他们就乘升级和初中毕业之机,把工农子弟大批砍掉,还美其名目:“革命的需要。”革命教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的用意就是牺牲一大批,培养少数精神贵族。”连童大林之流也不得不承认:“把这些学生交出去为教改扫除障碍。”用心何其毒也!
1962年六年级275人只留下80人,195个被甩掉,同年级初三326个只留下38人,被甩掉288人(工农子弟131人,一般劳动人民子弟100多人),63年初三的300余人,只选拔了30人,其余被踢出学校。
六年来,这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把建校时的1797人甩去1300余人,逐渐把工农子女排挤走,把一个原由工农子女为主体的九十一中和东高房小学组成的景山学校演变成为一个修正主义的贵族学校。
童大林等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仅采用种种手段排斥工农子女入学,而且用种种法西斯手段,岐视打击迫害工农子女,剥夺他们的各种政治权力。
童大林之流把选拔出来的“尖了班”视为宝贝班,而把这第三种人视为什么“收容班”“破烂班”“,普通班”和“收容班”的同学在政治上受岐视!每当“十一”“五一”等重大节日,学校嫌他们“脏”、“衣服破”,都剥夺了他们参加庆祝的权力,离天安门这么近的学校,这些班的绝大多数同学却一次也没有见到过毛主席!他们对于我们工农子女岐视到了何等地步!
外宾来时,实验班的同学穿红带绿在楼下唱歌跳舞,而“收容班”“破烂班”的同学却关在楼上教室里,并派老师“看守”,连往窗外看都不准。同学们愤怒地质问:“我们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实行集中营管制?”童大林在景山学校完全是执行的资产阶级专政。
劳动也分贵贱:
试验班劳动,从来就是安排作木工,排字,而普通班只能打扫院子,扫厕所,抬煤球。普通班把挣来的钱交给学校,这些同学一般家庭经济较困难,学校不但不给以补助,反而将这些钱给实验班同学买钢琴、手风琴、录音机,给实验班同学买了大批书,实验班每人一本,而“收容班”,“破烂班”一共才给几本,真是欺人太甚!
残酷虐待
工农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差,有时交不上学费和书本费,学校不但不帮助解决,反而不叫同学进教室,迟交一天,罚站一天。有的同学不守“纪律”和老师顶撞,接连要罚站半个多月,四个墙角轮流站!
普通班同学和实验班同学打了架,便让普通班同学给实验班小孩鞠躬,一连十几个,且要九十度,其用心何其毒也!更令人可气的是“收容班”一同学跳了一次窗户,竟勒令他给窗户鞠躬十几次。
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事啊!这就是在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统治下的景山学校!同学们以无比愤怒的心情控诉道:“进了景山学校好象掉进了火坑,这里不是我们工农子女呆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吃到了旧社会才吃到的苦头!”
现在我们彻底清算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陆定一、童大林等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罪行的时候了!我们要奋起毛泽东思想的千钧棒,彻底砸烂这个修正主义的温床!
结束语
从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中可以看到,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是如何在景山学校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是怎样对工农子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陆定一、童大林之流高叫“要闯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条“路”不是别的,就是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的路,一条资本主义的路!景山学校走的就是这条路。
透过该校工农子女受到种种迫害的事实,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压迫的情景,看到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阴影。这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在影山学校欠下的一笔血债!这样的历史再也不能重演!
打倒刘少奇!
打倒邓小平!
彻底砸烂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第四篇:《“八·一”学校的“和平演变”》
教师向学生传达毛主席的“七·三”指示,有的教师把七·三指示写在黑板上,李玉章怕学生不好好念书,叫擦掉,他们还提出什么“思想积极,行动稳妥”能破就破能立就立的方针,实际上是抗拒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可是他们对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和陆定一的“两个互相溶化”,“两个传下去”的修正主义议论却大加吹捧,说是发展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他们反对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学部主任吴燕说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是无效劳动”,他们根据刘邓与旧市委的指示,强令学生解散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付校长刘晓春说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没有用,要求教员学习毛主席著作时要对照黑《修养》。她还要师生每天练字贴,要学生进行文明休息,吹口琴,散散步,有空再学习毛主席著作。
2)提倡读古书,用名利思想毒害学生。他们宣扬封建的苦读思想,用古人苦读成名的小册子作学生的政治教材,向学生灌输成名成家思想,他们还让学生背《爱莲说》《桃花源记》《陋室铭》《捕蛇者说》等古文,他们不是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为革命为人民学习,而是为了名利。他们宣扬什么“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以此鼓励学生追求名利。有些学生竟把它当作座右铭写在铅笔盒上。
3)宣扬反动血统论:新教师一来,八一学校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就向他们宣扬八一特殊,说我们的学生都是高干子女,解放军的接班人,在国际上是有名的。他多次给学生教师讲:“我们学校的学生是接班人的核心,是天生的接班人,是血统的接班人,长大以后要接爸爸妈妈的班”,还说“在我们的孩子中要出将军,部长、总理”,甚至恬不知耻地说:“那时我就成为总理的校长了”。他们还说:“枪杆子我们的孩子不去掌握谁去掌握,科学尖端我们的孩子不去搞谁搞。”
4)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们经常用当劳动者来恐吓学生,而不是提倡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他们说“XXX不好好读书现在升不了学,后悔也晚了”。校长李玉章常对学生说:“你们不好好念书,将来有你们哭的日子。”
六、鼓吹白专道路,追求“四个第一”
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狂热地追求“四个第一”,即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考好学校第一。
智育第一:他们一直抹杀学生中也有阶级斗争,完全否认学生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的必要性。一味强调读书,在晚自习时,不让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同学复习功课。他们主要抓语文、算术,其他课认为是附课,对一些重要的政治文章,甚至毛主席著作也当作知识去教学生,而不是当作革命的武器。
分数第一:他们先提出每班达到平均95分到98分为教学指标,后来又提出超过平均95分到98分。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形成压力。他们尽一切办法剌激学生追求分数。如发金、银质奖章。有一年一个班考试平均98分。让他们到军区报喜。评优秀班集体从不提突出政治,而以成绩为最主要条件。有一年,海淀区中学考试,共考了十八门,其中有十五门是八一学校得了第一名,谁成绩好进行广播表扬或登光荣榜。
升学第一: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升学。要求达到100%的升学率。毕业班的工作是压倒一切的。
第一届初中毕业生里,为了打响第一炮,把历史、理、化、生物、外语停了半年,用来突击数学与政治,另外还用“抱娃娃”的方法,从军区调来文化教员,一个包一个,保证使这些学生能升学。
八一学校五届初中毕业生都是97%升了学,升不了的就留下年再考。
校长李玉章对党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他曾恬不知耻地说:“我们对外是一颗红心多种准备,对内是一颗红心(应读作一颗私心)一种准备(升学)。”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说我们的孩子是“血统的接班人”,是“接班人的核心”,要让他们“接爸爸妈妈的班”,不能让他们去“卖酱油醋”。他们说,“上山下乡是给那些出身不好的提的”,“科学尖端你们不去攻谁攻”,“出身好的不升学谁升学”。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影响之下,有的教师在上课指着外面扫地的说:“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就象门外扫地的那样。”
考好学校第一: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不仅不让学生上山下乡去劳动,而且不愿学生去考师范学校,他们认为当教师没出息。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为了使100多初中学生升到理想的高中,他们还在国家考试时弄虚作假,有的教师在考试时临场指点。
七、宣扬活命哲学
刘晓春说:“我们学校不仅是北京而且是全国的高干子女学校,我们学校不能出问题,否则很快就传到中南海去了。”
学校当权派怕学生发生人身事故,不让学生爬山,滑水,游泳,搞国防体育(跳伞、射击)。
六五年,毛主席畅游长江之后,学校不得已,组织了少数学生到颐和园去游泳。怕出事故,主任以上都去保护,又从航海俱乐部借来橡皮船和救生圈还有担架,保护人比游泳的人还多,兴师动众,影响极坏。为了便于保护,后来花了75000元钱,修了一个游泳池。初中学生十五、六岁了,平时不让擦楼上玻璃,怕摔坏。有一次外宾参观,事先罗瑞卿派了一排解放军给他们擦玻璃。
八、刘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造成的恶果
八一学校的大多数同学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是要革命,坏是极少数。但是受到资产阶级特权思想和封建的反动血统论的毒害的则很多,在不少学生中有“自来红”思想,有优越感,瞧不起别人,瞧不起劳动人民。
有一些学生追求名利思想很严重。例如一个学生在废兵役证上填上“坦克兵元帅,每月薪金700元”,学生杜XX对同学说,若干年后你就可以成为天安门前的阅兵司令了。
有的学生违法乱纪,平时打骂老师,在文化大革命中打死一个工人,把一个农民小孩的牙齿打掉一个。
有一些学生傲视劳动人民。八一学校的工人反映:他们用手掏厕所,有的学生嫌他们脏,骂他们臭德性,有的捂着鼻子,甚至这样说;“你们就是为我们服务的。没有我们,你们干嘛!”饭若有点不好,就骂炊事员。还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爸爸警卫员比你强。”有的骂保育员是夜猫子(保育员夜里值班、看护他们,却遭到了谩骂。)
有些学生浪费、损坏国家财产很严重,馒头成筐丢掉,肥肉往桌上扔。文化大革命中破坏得更加严重。电影机被砸毁,五部电视机被拆掉,上百的垫子被烧掉,几千元的标本室被毁掉。
八一学校成了“联动”的黑窝。有几十个联动分子。有不少反动头目是从八一学校出去的,如贺鹏飞、赖锐锐、陈小伦、董良阁、姜晋南、赵占平、项东平、陈小香、杨安军、郝小平、郭济玉都是从八一学校毕业的,中共中央党校红战团的一些头头也是从八一毕业的。
结束语
“八·一”学校解放前后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为我们提供了“和平演变”的反面教材。无产阶级要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资产阶级也要寻找自己的后继人。学校就是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我们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占领整个教育阵地。培养千千万万可靠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让党内最大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美梦彻底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