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选取了当下燎原路线理论文章的各个主要的结论,并按照一定顺序一一作出了答复。
本文也是一个批评材料的文章,为想要批评大群的同志们提供材料与思路。
我们会把结论性语句进行加重,方便同志们评判。
远山的很多概念与结论往往都存在着提法不科学、概念上模糊的情况发生。比如远山所提的“工人小组”概念。远山反对工会的组织形式,但是却又承认工人小组。可远山一直就没说清楚他自己认为的所谓工人小组是个什么事物。在他的文章介绍下,所指的“工人小组”貌似是融工小组(革命家组织里的负责融工的政治小组)和工人组织的集合体。这一情况导致燎原自己的各种文章内容出现了分裂。(燎原文章的工业化、地下和地上的概念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正文
①
远山:另一句正确的废话是“在工人工作当中,就是要通过工会、互助会等群众组织形式…”这可以是对的,但是大概率是不对的,因为组织形式这个词很别扭。工会是手段,如果当成组织形式,那是很奇怪的,因为工会的组织形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工会之所以只能成为工会,是因为工会的组织形式只是改良的组织形式,不会更高。
- 我们的逻辑: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建立工会是工人阶级的一大进步,使工人由散漫无助的状态过渡到了初步的阶级联合。当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即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要是这个党不学会把领袖和阶级、领袖和群众结成一个整体,结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它便不配拥有这种称号)开始成长的时候,工会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某些反动色彩,如某种行会的狭隘性,某种不问政治的倾向以及某些因循守旧的积习等等。但是除了通过工会,通过工会同工人阶级政党的协同动作,无产阶级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从来没有而且也不能有别的发展道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这个阶级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这时候党更需要用新的方法而不单纯靠旧有的方法去对工会进行教育和领导,同时不应当忘记,工会现在仍然是、将来在一个长时期内也还会是一所必要的“共产主义学校”和无产者实现其专政的预备学校,是促使国家整个经济的管理职能逐渐转到工人阶级(而不是某个行业的工人)手中,进而转到全体劳动者手中所必要的工人联合组织。……而德国“左派”共产党人做的正是这种蠢事,他们由于工会上层分子反动反革命,竟得出结论要……退出工会!!拒绝在工会中工作!!建立新的臆想出来的工人组织形式!!……(出自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党的组成应当是由革命家组织和带有秘密性而又广泛的工人工会组织构成,革命家组织领导工人工会组织。
(概念来自列宁怎么办)
②
远山:少数代办员是党中央和工人小组的桥梁。代办员和工人小组的先进工人是党员,每个先进工人都和工人小组的其他工人紧密结合,工厂就可以被工人小组牢牢掌握。代办员服从中央指挥,可以鼓动工人,中央报纸是最广泛的鼓动手段,通过政治揭露把所有先进工人都联系在一起,织成一张紧密的网。自觉与否,组织只能保证代办员和先进工人是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高度阶级意识的革命家。至于其他工人,就通过组织的手段,把阶级力量充分发挥出来,阶级意识就从政治揭露里慢慢增长。
- 我们的逻辑:我们不认同这种提法,毕竟远山他自己始终没有搞清楚他自己所谓的即不工会又不工人群众组织的“工人小组”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提法应当是:少数代办员是职业革命家组织(或党中央)和工人工会组织的桥梁。代办员和秘密领导工人工会组织行使政治目的革命家是党员,而每个先进工人都是工会的核心成员,并且这种组成的人数不多的紧密团结的核心,它在各主要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并且按照严格的秘密工作的一切规则同革命家组织发生联系(当然也包括先进工人成为党员)。自觉与否,组织应当保证代办员和先进工人是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高度阶级意识的革命家。至于其他工人,就通过组织的手段,把阶级力量充分发挥出来,阶级意识就从政治揭露里慢慢增长。
③
远山:列宁给出了先锋队的路线。一切行动都要建立在组织的基础之上,这是前提。这个前提的重要性等同于讨论是否应该收复台湾的时候前提是否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重要性。如果不讨论组织,融工就是脆弱无比的,成果也是很难保存下来的。毕竟组织起无产阶级的不应该是个人,而应该是一个组织。在讨论组织的基础之上,诞生出列宁的组织建设路线和融工路线。组织建设是少数革命家和代办员与多数工人小组广泛结合,革命家组织和工人小组内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随着革命形势的演进而给予工人小组更多主动权,完成从委任制到选举制的变化。组织内部需要采用组织形式应该适应接替旧有国家机器的必要,因此不仅仅是所谓先锋队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是必须从先锋队理论中找到,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先锋队理论最终可以勉强承担起旧有国家机器的一切职能。为什么先锋队如此重要呢?我们尚不清楚机会主义者们究竟是在重复着百年前的话语还是在自己主动去想问题,现在看来,是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 我们的逻辑:我们认为这种提法过于草率 。组织建设是人数占少数的革命家组织和占多数的工人工会组织广泛结合。革命家组织和工人工会组织两个内部都实行民主集中制,革命家组织和工人工会组织的关系是:革命家组织领导工人工会组织,革命家组织以委任制从工人工会组织中挑选先进革命成员。而随着革命形势的推演给予工人工会组织更多主动权,变为工会选举出被选举人然后党再从中考察委任,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要把委任制转变为民主集中的选举制,完成从委任制到选举制的变化。
④
远山:因此当下的任务之一就是把组织形式提高到真正可以开始革命的高度。如果不具备这种组织,会发生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代办员之间没办法联系,因为平日里就两三天也见不到人影,纪律极其涣散;布置下去任务没办法完成,因为平时就没有探索好议事流程,意见的推动全靠少数几个积极分子;工人小组提意见也没办法传递到中央,因为平时就没有这种渠道,融工的时候更不会平白无故完成;民主荡然无存,因为平时就没有一件异议是处理好的,相反还每次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少数派就想自立山头。更不用说我们机会主义者们的代办员会不会宣传,会不会政治揭露,安全问题怎么处理,能不能相互信任,这都是未知数,那你是想怎么进行融工呢?凭少数特别出色的天才吗?但是天才也会被这样粗暴的进军谋杀,这不是革命,这是葬送革命。
- 我们的逻辑:很明显,远山提出这句话后,从他后面的要怎么使用和理解这句话的内容可以看出来,远山纯粹追求形式犯了本本主义错误。正确的理解应当是:由于线上政治组织转线下所必然导致的线下各种经验上的不成熟,说明了手工业影响的不可避免性。如果可以,我们应当把组织形式提高到真正可以开始革命的高度,做好融工的“战前准备”,从开始就尽可能降低手工业方式的影响。
⑤
远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机会主义者们开始倡导一种加速的和直接的想法,其加速和直接的表现方面在于:只肯定融工,不肯定其他任何等待或者其他任何路线,迟一秒钟去融工都是罪过;只肯定语义上的斗争——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的冲突,直接的讨薪,直接的布道(当然是机会主义的道义),直接的跑到工人中去,直接的线下工作(当然这点是不科学的划分,真正科学的划分是地上与地下的划分,我们另有论述);……
- 我们的逻辑:机会主义者确是如此,但是你们把同样的结论放在了我们大部分同志的头上。这是赤裸裸无根据的污蔑。我们也反对燎原否认线上线下关系问题的存在。
⑥
远山:政治报切中肯綮的原因在于利用政治报培养组织性和纪律性,政治报不过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殊的政治揭露和组织性纪律性的普遍性的结合而已。
- 我们的逻辑:远山这是完全表象的理解。政治报的作用是它为党的集中化制度担当了一个脚手架的作用。政治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党的各方面能够开始进行有条不紊的集中化。我们认为大群推崇的所谓的工业化建设就是指:包括政治报建设在内的各种集中化制度的所含有的流水线分工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工业化是无用的混淆视听的提法。
⑦
远山:有网络,不错,然而这是时代的特殊性,地下斗争不会变,组织的重要性不会变。线上线下的划分是伪问题。
- 我们的逻辑:我们完全不认同。我们认为线上转线下的经验问题、线上和线下所接触的环境问题、线上和线下融工实践问题等等,这些都导致了线上和线下有必要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提出来。但是,线上和线下这一问题的提出,不意味着就不用考虑地下和地上关系了。
⑧
远山:马列毛主义的真问题从未过时:‘地下者,秘密谋划也;地上者,公开冒头也。其实真正的争论只产生于:究竟是地上领导地下,还是地下领导地上?但是这个问题不证自明。只能是地下领导地上,不能是地上领导地下。'
- 我们的逻辑:认同。必须考虑到秘密性和公开性的问题。但燎原却拿这个结论作为自己“只谈地上地下、否认其他存在的现实问题”
行为的挡箭牌。我们应当要反对。
⑨
远山:有些人会说地上和地下之分有特例,地下到地上的时候是如何运作的呢?似乎有一段时间的地上和地下模糊不清,最后变成地上的情况。这当然还是困在线上和线下的误解。没有所谓的从线上走向线下,没有“走”这个动作,有的是地下如何指挥地上的情况。我们需要明确,所谓的地上和地下,最终探讨的也是人,也就是我们的代办员。一个代办员可以同时是地下成员和地上成员。这个问题也就和融工路线联系起来了。从地下转变为地上,只是融工过程的抽象化理解而已。
疑似远山:线下领导线上翻译过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实际工作者”要领导干“纸面工作“的人,巴布什金要领导列宁,这个疯狂的推论在线上线下的划分中确实是理所当然地成立了,如果泥潭派支持这种中央跟着地方跑的战略,他们可以继续以线下的“实际工作者”自居。正确的划分方式是地上与地下,地下不公开的密谋革命家组织,地上半公开的群众组织,两者间的联系是在群众组织中领导工作,但隐藏政治身份的代办员。原则是地下领导地上,列宁领导实际工作者,要求几者之间极其严格的隔离,这是在一个专制政府下开展工作所必须的前提。如果泥潭派以线上的名义把地下领导核心扔到一边,那也算是赵国革命的一大幸事,不必担忧机会主义派别发起什么有分量的攻击。
- 我们的逻辑:关于线上线下,就如上面我们所说的。但是,如果大群燎原其实一开始就知道“线上和线下”、“地下和地上(或者秘密与公开)”这两个问题和答案,但却仍然有意地去否认“线上和线下”这一问题的存在,那么大群燎原这一“有意否认的行为”就是有问题的了。所以这里必须要额外提到,在组织路线上,对于一个路线是否正确,就要分两个方面,第一:符不符合客观实际,第二:看它是不是来源于社会上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这两项标准在实际中也是互补的,如果一个路线不是来源于三大实践,那么这个路线就不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一开始符合实际而后来随着客观实际变化,领导者又脱离了三大实践,那么这个路线就会不正确。所以请让我们也拿历史比喻,请问线上的大群燎原高层“王明”们是不是怕未来线下“进山里、下农村”的融工“毛”派们掌握了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的真理后把组织领导权从自己手里夺走,所以就先提前作好充足的“理论”准备来好为自己继续掌握权力提供依据?
⑩
疑似远山:对于政治报,革命者要做的就是用流水线式的组织工作来淹没他们的咒骂,锻炼每一个不论理论水平高低的有志于革命的同志,在大机器中充当小齿轮、螺丝钉,而非某几个洋洋得意的先生精雕细琢一篇社论,把革命青年留在群聊里腐烂,又或者更糟,放到工厂中拧螺丝,“大有可为”。这时候又有昏了头的人才跳出来质问:“写时评有个毛的锻炼作用?”,先生,“请不要往井里吐痰,你也许是要喝水的”。如果稳定而长久的供稿、发刊不能成为集体的组织者,不能打造出一支常备军,你又要从哪里寻找职业革命家?
- 我们的逻辑:我们不认同远山的说法,如上面我们所说的。我们肯定政治报对于组织集中化建设的关键作用与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完全不认同燎原的工业化培育计划。所谓通过参与政治报建设的方式能够培育出一个职业革命家,如果这样就能培育出职业革命家的话,那么列宁同志在怎么办里所提到的“组织义务培育先进工人成为职业革命家”的计划就是空谈且无用的了。
⑩①
高炬:……综上,没有木棒木枪就没有迫击炮加农炮,没有低烈度保护就没有高烈度对抗,没有侦察铺垫就没有扣动扳机的一瞬间。 反之,马列毛主义者不把所有的智慧集中在这些地方,就永远不会有干部、学校、文化、民众运动和延安。……我们反复论述过的实质问题,即建设列宁所极力主张的“集中的组织,即一个能把政治上的反政府态度、抗议和义愤的各种各样的表现都汇合成一个总攻击的组织,一个由职业革命家组成而由全体人民的真正的政治领袖们领导的组织 。”
⑩②
疑似远山:没有小组间的残酷斗争就提不出组建全俄政治报的问题,这是事实,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答得不能再明显了。小组阶段放在俄国时期是彻底的弯路,我只能以历史局限性来形容,除非机会主义者认为被流放也是革命家所必须的历练,被逮捕也是必要的成长过程,哪怕被枪毙也是英勇的牺牲。这不是英勇,这是愚蠢。说回当代,我们必须强调“手工业方式”的另一个缺陷,缺少“修养”,无法将一个革命青年培养成稳定的革命家,更无法将工人提高到职业革命家的高度。
- 我们的逻辑:这是完完全全的只认为“只要吃要的第三张饼就好”式的理解。小组阶段在俄国时期是百花齐放的探索时期,其中当然有机会主义、工联主义等的错误思潮在和布尔什维克的正确路线进行斗争,这是有的小组在错误发展、有的小组往正确方向发展的阶段,这不仅仅是纯粹的探索时期,也是那些成功掌握了真理的小组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列宁同志总结经验,指出了小组阶段的那些错误发展小组的问题是在于“手工业方式”。同时也提出了组织能够正确有效解决手工业方式的办法,那就是实现“建立职业革命家组织(或者革命家组织职业化)”和“建立党的集中化制度”(比如通过全俄政治报计划)这两个条件。同时,俄国小组阶段的意义还在于,那些往正确方向发展的组织们都成功地与工人们建立起了一定的广泛牢固的联系。使得由这些组织所成立的党能够从一开始就着手职业革命家与集中化制度的建设工作当中。
⑩③
远山:民主集中制就诞生于这种时刻都要防止错误路线夺权的危险之中。但是如果有人利用民主集中制把正确的路线踢出去了呢?列宁就是生动的例子。列宁在最落魄的时候,身处国外没办法接触国内的实际斗争,俄国社会民主党的中央还被孟什维克夺取了,甚至原先落脚的工人家里因为孟什维克的原因把列宁赶走了。但是正确的路线是威力巨大的,不会因为敌我力量对比而击垮,列宁需要的只有时间,这当然是很好解决的事情。只要列宁死死抓住手中的关系,把现有的代办员组织起来,事情就很顺利。所以机会主义者们要切记,如果你们的路线是正确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外部的因素可以击垮你们。但是很不巧,我们看到的是机会主义者们对于民主集中制粗暴的理解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并且也并没有采取铁的行动制止这种对于机会主义者们来说也算是错误意见的泛滥。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机会主义就是如此。
- 我们的逻辑:我们应当能够自信地认为你们所举例的正面例子其实归根到底是在比喻我们。大群燎原高层的先生们,如果你们真的明白没有权力制衡的委任制实际就是官僚制的一种,根据前燎原成员的材料,不仅仅是基层同志,你们甚至对自己的干部们也实行了官僚制,似乎从你们这些高层先生成为了继承者以来就没有见过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大群燎原被执行过。也因此对你们“林彪主义、枪指挥党“的指控完全是根据你们这些先生所做的事实而作出的有效推论。
文章内容来源:
来自大群燎原布站的文章:«远山:退一步,再退一步——评析几种对民主集中制的错误理解»,«远山:融工问题中的“交朋友路线”——论一个机会主义剧本倒塌的全过程»,«远山:机会主义者的“民主”胡话如何变成了梦里嚼树皮的蠢话?»,«远山:退到第三步,退无可退 —— “融工玄学”沉渣泛起,机会主义者继续兜售旧地图»,«远山:为什么“交朋友路线”对革命一窍不通?—— 再论融工路线中的组织问题»,«小组阶段与发展手工业对机会主义者来说意味着什么?»,«高炬:从龙种到跳蚤的进化史——一本秘笈与剧本的倒塌»。
来自工农解放社、马列毛主义左翼广播站的文章:«一则大群资产阶级专政的实例及对融工理论路线的探讨»,«燎原大群路线的实质是林彪主义»,«列宁教给我们的融工组织建设办法»,«一位前燎原成员的自述»,«什么是“革命先锋”以及他们如何阻碍革命攻击革命工作者(一)»,«什么才是正确路线?——对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路线的一些看法»。
来自列宁:«怎么办»,«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欢迎加入工农解放社
团结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组织,寻找共同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战友!
频道: https://t.me/LiberationLeague
群组: https://t.me/Liberation1966
XMPP桥接群: https://conversations.im/j/工农解放社@muc.5222.de
加入我们: https://forms.gle/4QPjVfzbPCij35Hj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