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me/knellofcapitalismAugust 21, 2023
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就是阶级再生产,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阶级社会里,总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明确地提出:“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可是,当中国的走资派实行资本主义复辟后,彻底背叛了无产阶级,把中国教育蜕变为复辟资本主义和维护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中国目前的教育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剥削阶级的剥削者,一种是被剥削阶级的被剥削者,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而言,他们只能是后者,在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这一整个教育阶梯而言,修正主义的学校不断的向在教育阶梯上攀爬的学生灌输剥削阶级的思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学习你们以后就会像他们一样(指工人等体力劳动者)”,教育成了可以让自己有剥削别人机会的特权,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自然只能是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让他们拥有作为剥削阶级的合格的素养,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子女而言,他们大多数都会在初中高中阶段被排斥在这个教育体系之外,他们所拥有的学识以及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只能让他们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血汗工厂里的一枚齿轮,而对于官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子女而言,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步步高升,在资产阶级的学校的培养下,成为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其中可以走到最后的少数的工农子弟,也会在常年累月的资产阶级的脱离群众的教育下成为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人。正如列宁所说,旧学校总是说,它要造就知识全面的人,它教的是一般科学。我们知道,这完全是撒谎,因为过去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维持的基础,就是把人分成阶级,分成剥削者和被压迫者。自然,贯串着阶级精神的旧学校,也就只能向资产阶级的子女传授知识。这种学校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教育工农的年青一代,倒不如说是对他们进行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训练。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使之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
资本主义总喜欢否认阶级的存在,模糊阶级斗争,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他们总喜欢说,他们的教育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然而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这完全是欺骗人民大众的谎言,特别是中修,喜欢鼓吹自己高考制度的公平性,鼓吹所谓让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谓高考面前“人人平等”,这当然是骗人的鬼话。
首先我们从全国层面来看,自从2001年高考出现问题之后,高考就不再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同一试卷,截至到今天,高考的试卷已经有10套左右,维护中修政府的人会说,这是为了照顾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当然我们知道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各地区发展极端不平衡所造成的,但是,北京作为首都,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方,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它凭什么不采取全国卷甚至独立命题更难的试卷呢?反而采取比大多数试卷都简单的试卷,这难道就是公平吗?这也是备受大众诟病的一点,这也是吸引大众想要到北京落户的一个重要原因,谁不想孩子生来就赢在起跑线上呢,所谓高考平台的公平显然就是骗人的鬼话。诚然,普通人背上巨额房贷落户北京,通过严苛的落户标准,也可以享受到北京优渥的教育资源,但这是相对于在别的地方而言,而相对于北京而言,他们很难享受到较好的教育资源,资本主义制度下各地区的发展极端不平衡,不仅是对于全国层面,对于各省份之间而言,对于一个地区内部,比如北京也是如此,北京各区间的发展是极端不平衡的,拿教育资源来举例(这里只举例大学),全国39所985大学,北京就有9所,而这9所中,有8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一个海淀区,占了北京近九成的985高校,这里就可以看出北京内部的发展也是极端不平衡,这里拥有全国全北京最好的教育资源,相应的,这里的落户难度也直线上升,光是房价就能劝退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在这里落户,只能在郊区买房,借此享受到相对其他省份相对好的教育资源,但在北京市中心,像海淀区这样有北京最多教育资源的地方,则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而这对于那些官僚权贵和大资本家,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那些官僚权贵掌握着国家政权,他们利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优势,来为自己的家族谋利,反映在教育层面上,就是教育资源向北京倾斜,北京有很多的高校,并且高考选拔更加容易,这就造成了,全国中北京的教育资源最多,而北京里面一些重点地区教育资源最多的现象,中修的教育好似面向所有人,但优质教育只有权贵阶层可以享受到,像是偏远地区,只有一些最基础的教育资源甚至最基础的都没有,以此造成一种教育面向所有人的假象,欺骗民众,而统治阶级也需要用这种形式上的公平,而实际上不公平的制度来维护统治。
我们再从地区层面来看,首先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从这种选拔方式来讲,看似好像是公平的,因为知识是固定的,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学到,然而公平根本是无从谈起的,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差距巨大,老百姓的子女大多只能去往乡村教育资源较差的学校,或者为了子女能落户城市享受较好教育资源而背上几十年房贷,而那些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子女则可以很轻松的去往城市里的学校,甚至是城市里教育资源最好的学校,在那里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学校是根本不能与之比拟的,而且资产阶级的子女完全可以付得起昂贵的补习班,请得起昂贵的私人教师,只有这些还是不够,有些少爷公主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愿意死啃书本,于是那些资产阶级就用各种手段,动用特权,来使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少爷公主们能够进入高等学府,当然有这等权力的大多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僚资产阶级,一般的资产阶级还不够格,比如2011年曝出的上海交大2001年的特殊照顾名单,就是所谓的关系户名单,名单上是各种达官贵人的子女,而这仅仅是上海交大一所学校的名单,如果算上所有学校呢?如果是北京名牌大学类似名单曝光,想必内容更为精彩。自从恢复高考后,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的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在今天这样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仍然有冒名顶替的现象,而能够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的都是什么人呢?当然是那些资产阶级,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甚至可能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就可以完成此等行为,普通人家艰苦学习,到头来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考试移民问题,前一阵陕西回流生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此事为中考移民,而高考移民更是重灾区,前文已经叙述过,中国自2001高考出现问题后,就不再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试卷,后来就慢慢演变到今天高考近10套试卷的局面,而这些试卷的难度肯定是有高有低,北京高考的问题前文已说过,这里不再赘述,为了照顾不发达地区,他们的试卷就偏简单一些,以此彰显教育的“公平”,但事与愿违,这样反而更加重了不公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那些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家长,费尽心机把自己的学生送到较不发达地区考试,因为那里试题容易些,高校录取分数线也更低,而能够进行这种操作的主体肯定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本来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所必然要求的对落后地区的补偿,这种补偿是应该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变成对剥削阶级的补偿和对中等发展地区的工农子弟的剥夺。这些条件显然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拥有的,所以从考试角度来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起跑线根本是不一样的,根本没有公平可言。而从就业角度来讲,现在大家为了什么去上学?不是因为渴求知识掌握知识,而是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甚至实现阶级跃迁。从这个目的,结果来讲,也是不公平的,很显然,资产阶级的子女在就业方面的优势和无产阶级是云泥之别,不管资产阶级的子女上的什么大学,他们只要不是那种败家的蠢货,继承家业是没问题的,未来可期,而无产阶级的子女呢,必须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一整个求学生涯都面临极大的压力,因为哪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导致他们被残酷的社会竞争所淘汰,所以他们只能尽量在十几年的上学生活中都绷着一根弦,尽量使自己不掉队,而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就会发现,自己寒窗苦读十年,不如人家家大业大,哪怕自己进的是顶尖名校,也不如资产阶级子女的大专,所以从这个受教育的目的来说,更是不公平的,中修所宣扬的公平,只是欺骗平民的幌子罢了。
再谈一下资产阶级教育的脱产问题,资产阶级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死啃书本学习,让老师死照教材讲课,每天在学校里学那些脱离实际生产的知识,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都学傻了,成了书呆子,不要觉得这是表明一种语气的话,这是事实,学生脱离生产实际,脱离三大实践,只在课堂上死啃书本,一走出课堂做事就两眼一抹黑,啥也不会,可不就是学傻了吗?课堂上老师教你欧姆定律,电压电阻的计算,但他们不会教你一个灯泡怎么安装,他们教你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但他们不会教你农作物怎么播种,怎么施肥怎么收获。正像列宁所说,“资本主义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旧学校是死读书的学校,它强迫人们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这种知识塞满了青年的头脑,把他们变成了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官吏”,毛泽东也指出,“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么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我曾给我的孩子说:‘你下乡去跟贫下中农说,就说我爸爸说的,读了几十年书,越读越蠢。请叔叔伯伯、姐妹兄弟做老师,向
你们来学习。’其实,入学前的小孩。一岁到七岁,接触事物很多。二岁学说话,三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房,北京的四合院。
大学教育应当改造,上学的时间不要那么多。文科不改造不得了。不改造能出哲学家吗?能出文学家吗?能出历史学家吗?
现在的哲学家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要搞就是帝王将相。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验室,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也要接触社会实际。”
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很遗憾笔者不能一一列举并加以讨论,这篇文章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的思考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