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燎原疑似使用AI写作和审核文章,为社会学摇旗呐喊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图中文本出处链接
近期布站上发出的一篇标题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学》的文章疑似是AI创作和审核。该文章分点作答、段落整齐,一反布站先前文章的杂乱无序的常态,编者按也有语病,缺少标点符号、用词不当,同时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味同嚼蜡,非常像AI写出来的流水账,整洁的分段排版和空洞无物的内容是AI写作的典型特征。就拿笔者随帖所附的文段来说吧,很难想象如果是真人的话怎么能写出“辩证法上的形而上学”这样的词句,它像一个怪物一样突兀地冒出来,令人匪夷所思。难道燎原把形而上学当成辩证法的一个分支和流派?我想不到有哪个马克思主义者会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互相对立的东西放在一个框子里说什么“辩证法上的形而上学”,如果这些内容真的是燎原的作家写出来的,那恐怕燎原接下来连“唯物论上的唯心主义”这种奇谈怪论都说得出来了。连这种明显的错误都审核不出来,不禁令人怀疑这篇文章不仅是用AI写出来的,而且还是用AI来审核的。不止如此,如果通读全文,读者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对社会学泛泛而谈,对它的批判也流于表面,仅仅只是套用“社会学为资产阶级服务”这种公式来解释问题。如果这篇文章是真人所写,那么也只能说明燎原对于社会学这一资产阶级学科的认识十分浅薄(这一点从标题即可看出)。关于无产阶级需不需要社会学的问题,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苏联和毛时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早有定论,当时的苏联和新中国都撤消了社会学这一学科,代之以真正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后来的资产阶级学者因此抹黑污蔑毛主席是“糊涂”、“认识错误”。而社会学在苏联和中国被恢复则分别是在赫鲁晓夫和邓小平上台以后,就是说,在苏联和新中国,社会学得以“重见天日”均是因为修正主义上台和资本主义复辟。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恢复社会学的借口也是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社会学去解决,这与燎原的说辞如出一辙。铁证如山。

21.燎原理论家在头脑中创造矛盾,用形而上学和唯心辩证法偷换唯物辩证法

Image description
图中文本出处链接
迎面而来的这个文章标题就十分炸裂,现在已经到了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时候了吗。如果说是“先有某个阶级的阶级斗争”,后有“为这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生产关系”,那么请问这个阶级本身是从何而来的呢?如果说有一个阶级能够脱离它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独立产生,那么除了上帝,我想不到还有谁能够创造出这样的阶级来。况且,这句话里的某个阶级的阶级斗争是什么意思?难道阶级斗争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吗?如果这个作者在这里说的是某个阶级的内部斗争,那简直是不知所云。在燎原那里,矛盾着的双方的斗争可以先于双方的存在,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他们认为,在矛盾着的双方都不存在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也会凭空出现。那么这样的矛盾除了出现在纯粹思辨的头脑中,还能出现在哪里呢?难道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不存在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斗争就出现了吗?难道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阶段,在任何阶级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就已经凭空产生出阶级之间的斗争了吗?我们来看看燎原的理论家对此的回答:

“因为采用家庭耕作代替原始共产制的集体耕作,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因为个人剩余劳动越来越多,部落战争就开始抢人口抓奴隶。正是这两件事的影响,原始社会渐渐过渡为阶级社会;而这两件事本身,就是阶级社会的私有制对原始公有制的斗争,是奴隶制的阶级斗争的雏形;虽然当时的人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正是这些阶级斗争催生阶级社会的诞生,正是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短短一段话令人不由得发出声声“赞叹”,原来事情竟是这样,可惜我们没有早点读到您的著作!原来原始公有制与原始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直接等同于阶级斗争,进而可以直接引申出“是阶级斗争催生了阶级社会”和“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结论。但是很可惜,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阶级斗争,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如果按照燎原的理解,我们就无法解释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是怎么进步和发展的,我们就会误以为共产主义社会不再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一切我都早在给燎原的回应信中说过了,在这里只需要再补充一句,这种遇事只会通过大喊“阶级”和“革命”的口头上的极左来掩盖自身小资产阶级怯懦和不学无术的做法实属燎原特色。接下来言归正传,实际上,事情是怎么样的呢?原始社会中存在的是家庭与氏族之间的矛盾、氏族与氏族之间的矛盾、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制度与以地区团体为基础的新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与氏族制度之间的矛盾,唯独不像燎原所说,直接的就是阶级之间的矛盾。因为今天的人们站在今天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回望历史,发现这种种社会矛盾是阶级以及阶级之间的斗争形成的前兆,所以他们就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分析原始社会,把这种种矛盾直接等同于阶级矛盾,把当时的社会冲突直接等同于阶级斗争。这种论调归根结底会导致“原始社会也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因而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永恒的、只能改变其形式而不能消灭它”的结论。

Image description
在以上谬论被拆穿和嘲笑后,燎原又偷偷地给文章加上了一个编者按3,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试图进行补救。但是,这个新加的编者按本身又有错误,这就导致错上加错。这条编者按不加还好,一加就彻底暴露出了燎原的不学无术。看得出来,这个编者想要为文章中的谬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却自作聪明、弄巧成拙,他照搬照套“辩证统一”和“决定与反作用”的公式,生硬地朗诵着“阶级斗争与阶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阶级斗争决定阶级,阶级反作用于阶级斗争”。借用恩格斯的评价来说就是:对他们来说,“‘唯物主义的’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燎原遇事不决也是直接把“辩证统一的”和“决定与反作用”的公式套用上去,他们以为只要把这个套句贴到事物上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但可惜的是,这个万能公式解决不了眼下这个问题。这个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不是这样去理解和分析的,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解释是: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只要有矛盾就有斗争,因此矛盾着的事物与它们之间的斗争是共存的。所以互相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和它们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共产党宣言》)当我们谈到“辩证统一”时,首先要思考这时在谈论的事物双方能否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不能把什么东西都说成是“辩证统一”,因为不是随便两个相反的或对立的东西都可以直接套用“辩证统一”公式的,例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没有辩证统一的说法。又比如这里的“阶级与阶级斗争辩证统一”,请你告诉我,阶级和阶级斗争统一为一个什么东西?如果它们无法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那么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便不成立(这一关系本来也就只是在燎原的词句和头脑里才成立)。最后,这个编者按企图再帮这篇文章的作者挽回一点脸面,说什么“这个(写作)目的是正确的”,但是你们难道没发现他的逻辑不正确吗?据这个作者所说,某些资产阶级学者说“先有阶级,再有阶级斗争”,目的是为了论证“阶级是人为划分出来的”,你自己想想这个论证逻辑成立吗?这两句话有因果关系吗?如果要论证后一句,那前面那句话应该是“不存在阶级,阶级是被虚构出来的”才对。

Image description
(原来是这段历史是随着概念而发展的,算是开了眼界了。)
顺带批判一下上面所引文本的第一句话以及这篇文章的其他内容(如图)。所谓的“(这里还应该加上独自的、单纯的)家庭耕作代替原始共产制的集体耕作”并不是私有制的原因,而是它的结果。“大面积的地产的经营,最初正是由这种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来进行的,同时,耕地或者以公社为单位共同耕种,或者分成小块,由公社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各个家庭去耕种,而森林和牧场总是公用的。……杜林先生的这种无知,又一次说明了他在‘政治和法律的领域’中所进行的‘最深刻的专门研究’的特点。”(《反杜林论》)“在家庭或主奴关系这些具体得多的关系之前,占有并不存在。相反,如果说有这样的家庭和氏族,它们还只是占有,而没有所有权,这倒是对的。所以,这种比较简单的范畴,表现为简单的家庭或氏族的公社在所有权方面的关系。它在比较高级的社会中表现为一个发达的组织的比较简单的关系。但是那个以占有为关系的具体的基础总是前提。”(《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这些先生所缺少的正是看待事物的辩证思维,凡事都想要硬找出个先后顺序来,他们不理解下面这点:在矛盾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而矛盾的双方是互为前提、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该作者在这方面也算是继承了燎原理论大师F先生的衣钵,后者也非要在私有制和父权制之间分出个先后顺序来,说什么父权制先于私有制而出现,因而也就晚于私有制而消灭,从来没想过两者是同时出现、同生共死的。这种谬论无疑会招致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的赞同和马列毛主义者的反对。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若是听到这种话,便会高兴并讥讽地说:“左男自己也承认,父权制比私有制还早出现,所以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根本与阶级无关,全都怪你们这些男人。”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正愁没有机会攻击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观念呢,而燎原的F先生却自己制造了这种机会。不仅如此,燎原自己也鼓吹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关于燎原鼓吹贩卖的那些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笔者还暂时抽不出手来揭露和批判,但这件事我是一定会做的,我当然不会放任燎原这些谬论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过去。

22.燎原政治家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大搞唯心主义,主张照搬资产阶级制度

Image description
图一文本出处链接(“中修曾经是无产阶级的政府?讲话不过脑子?”)
燎原说:“社会上的一切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人的阶级意识体现”,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燎原认为:物质是意识的体现,是意识派生出了物质,而不是相反。这里初见唯心主义之端倪。下面我们再看看远山是怎么说的:

中修的组织里填充的都是受雇于资产阶级的无产者和少数资产阶级中聪明的大脑,而马列毛主义组织中填充的是革命家,代办员,先进工人,工人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同样的一项制度,中修实行下去就是形式主义标杆,马列毛主义组织实行下去就是清晰化组织工作的利器。(《远山:退到第三步,退无可退 —— “融工玄学”沉渣泛起,机会主义者继续兜售旧地图》)(注:标点符号都用不对真是令人难以评价。)

我们见识到了燎原把组织超阶级化、孤立化的搞笑逻辑,瞎说什么“关键在人”,妄想通过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方法来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按照燎原的逻辑,无产阶级便可以直接接过资本主义制度来使用、直接接过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来使用,而不是把它打碎,因为“同样的制度”在不同的“阶级意识”下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不需要改变旧的物质条件,只需往里面塞进新的“阶级意识”就好了!这不禁让人想起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论调,用燎原的话翻译一遍就是:资本主义在中修手中就是剥削工人的工具,在马列毛主义者手中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利器。这实际上是在偷换概念,为旧制度摇旗呐喊。燎原彻底暴露出自身的小资产阶级性质,暴露出自己的保守和怯懦。他们不敢推翻整个现存的制度,而是服从和崇拜中修的强权,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实行双重投降。

Image description
图二文本出处链接
满口热昏的胡话,顾左右而言它,燎原神志不清是为何?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的非常清楚:公社是工人的政府,只有公社才能实现资产阶级“廉价政府”的口号。就是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谁能真正实现“廉价政府”是一码事,如何实现“廉价政府”是另一码事。如果因为公社做到了“廉价政府”,就说公社是按照和资产阶级一样的制度做到这一点的,那简直就是强词夺理和胡说八道。实现了“廉价政府”的是公社,而不是资产阶级政府。如果按你们不换政府只换人的逻辑,就不可能实现“廉价政府”。我这样说脑子转得过来弯了吗?马克思可从来没说过工人可以接过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来使用。并且,燎原内部实行的科层制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和公社完全就是两码事。

燎原不仅从根本上背叛了列宁,而且也背叛了巴黎公社用鲜血得出的“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教训,他们把质的飞跃说成是在某种固定的制度下的渐进的行动。他们如此不加掩饰地向我们表明,燎原这一伙机会主义分子是在延续老左派对中国国家问题的错误认知,是坚实地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而忘记了革命的含义的转圈糊涂虫。

Image description
图三文本出处链接
燎原主张照搬资产阶级的制度而遭到了大量的和激烈的批判,对此燎原的回应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否有认知障碍。首先是燎原说什么同样的制度到马列毛主义者手中就是进步的云云,然后又不知所云地说什么廉价政府,整个意思就是想说,同一个政府,只要在马列毛主义手中就是进步的。那么这岂不是主张不换政府只换人吗?那么,现在别人批判燎原说:我们不能够只换政府不换人,而应该推翻资产阶级的政府,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府。而燎原就立刻就把这个人打为无政府主义者,说什么机会主义者要立刻砸碎一切、要一夜之间废除政府云云。谁有这么说过?这里的争论和无政府主义有任何关系吗?这里所以提到无政府主义,完全是因为燎原想到了这个好用的罪名,随手拿出来扣帽子。难道燎原认为砸碎资产阶级的政府就是砸碎一切政府吗?这很难说。因为燎原后面又开始说什么“机会主义者要砸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砸碎一切人类文明”,这和文化大革命中的走资派势力的口吻极其相似,当时的反革命份子就污蔑文化大革命运动和造反派红卫兵是“砸碎一切生产、破坏一切文明”,因为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生产的终止就是一切生产本身的终止、文明只能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发展”,他们不能理解什么是破坏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燎原不也是这样的么?在燎原看来,资产阶级政府被砸碎就是一切政府被砸碎,再也不可能有新的更先进的政府了。

还有一点值得批判并且是笔者早就想要批判的。那就是燎原的“组织唯一武器论”。燎原曾在多处说过“组织是无产阶级唯一的武器”这句话,但是这句话一听就知道是错的,于是我们不得不为之能被燎原的人奉为圭臬而感到疑惑。燎原一句话,就想要把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即马列毛主义给丢掉。如果说组织是无产阶级唯一的武器,那你把马列毛主义这个精神武器置于何地呢?马克思曾明确地强调过理论的重要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哪怕是聪明一点的修正主义者,也知道不能明摆着抛弃马列毛主义这个指导思想。抛弃了马列毛这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抛弃了这一锐利的精神武器,最后弄出的是什么组织呢?当然只能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组织。

8 天 后

23.燎原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耍无赖却难掩窘迫和胆怯

Image description
图一文本出处链接
Image description
图二文本出处链接
Image description
图三文本出处链接
我来帮助燎原回忆一下。最早是燎原叫嚣着“错误的理论会导向错误的实践,错误的理论是为错误的路线服务的”并对我发起了所谓的“理论论战”。但是,等到燎原在论战中谬论频出,从而形势不利于他们时,他们就改口说:“你只是指出我们的理论错误而不讲路线问题!”回旋镖来得如此之快。燎原说我只谈“细枝末节”的理论问题,找出几个“细微的”理论错误就大放厥词。细枝末节!细微的!亏你们说得出来!难道在理论上频繁地犯下几乎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吗?难道燎原竟还有脸说他们犯的只是细微的错误吗?如果燎原把马列毛主义的理论当成细枝末节(他们一贯是如此傲慢的),那么我们确实不是同路人。按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了解历史,来估计经济和政治情形,分析阶级关系等,都是十分重大的革命问题,“把这些问题叫做‘细节’,是绝顶荒谬的。”从自诩为“革命理论的老手”的燎原那里听到这种言论,真是出人意料,使我们简直要说这是失言。(列宁《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任务》)

我们清楚地看到,燎原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老毛病又犯了。由于是旧病复发,所以大家也都习惯了。请问燎原的先生们,理论和路线是毫不相关的吗?在理论上犯了严重的错误,难道就不会反噬到实践上去吗?难道我不可以按照你们的逻辑对你们说上一句“你们的修正主义谬论是当然是为你们的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的”吗?自称革命者却只会空喊革命而不懂马列理论,就像自称医生却只会空喊救死扶伤而不懂医术医理一样。我们不能让革命落入不懂马列理论的人手中,正如不能把病人交给不懂医术医理的人一样。燎原的废话千篇一律,总结出来就是一句:我们燎原只是在理论上犯了众多错误,而你可是反对我们大群啊!呵,反对大群就是所有问题的关键!燎原眼见在理论战线上占不到便宜,就企图把话题引到他们最擅长搪塞和堆砌辞藻的路线问题上,想要逼迫我从理论战线上挪开,好让他们那些修正主义谬论偷偷钻过去。而我的任务正是坚守理论战线,揭露和批判燎原的修正主义,指出和证明燎原在理论问题上的全面错误和修正,从而揭穿他们的真面目,这就是我在目前对燎原的斗争中给自己指定的分工。这个阵地我是寸步都不会让的,我劝燎原死了这条心。至于你们叫嚷着的路线问题,我实际上早就已经在《经济冷淡主义》一文中表明了我的观点,是你们自己非要视而不见。燎原把学习原著、钻研理论视为洪水猛兽,这对于一个自称马列毛主义的组织来说无论如何是极其奇怪的,就好像他们非常害怕其他成员掌握马列真理、掌握辩证法似的。燎原的理论水平极其低下,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我只需要说明:燎原捉襟见肘的理论水平以及他们对马列理论的篡改,是他们大搞官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必然结果,这就足够了。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具备行政能力就可称得上是革命者了。显而易见,燎原实际上持有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这就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的方法论,所以他们会有如此蛮横粗暴的作风和脱离群众的路线,也就不足为奇了。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图四文本出处链接) (图五文本出处链接) (图六文本出处链接
燎原说我“自诩半个马克思”,说我“自诩理论水平高超”,说我“仗着自己读的书多”。但是,我只说过“我认为自己在理论学习上还有很多不足,自己的水平还很不够,还有很多问题不懂”(《致燎原的回应信》)这样的话,最多也只是提到过我目前只研习过一年的马克思主义,那么这种指控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显然是燎原自己内心的窘迫胆怯。事情是这样的:燎原在与我的论战中感受到了压力和威胁(而我却没有这种感受,真是可惜,燎原过于扫兴,尤其是想到这场论战最初还是燎原叫嚣着发起的就更是这样),进而自己得出了对手一定读过很多书、理论水平高于自己的结论。燎原自己得出了这种结论,而不是我说出了这种大话,这其中的区别可就大了。因为即使是面对我这样一个马列理论初学者,燎原也因为水平不足而焦头烂额、错漏频出;即使是面对我这样一个理论水平并不算高的人,燎原也像资产阶级学者感到了马克思对他们的威胁一样,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有力的论据对他们的支配,于是产生了胆怯和幻觉,竟把我当成了“半个马克思”,燎原强扣的这顶高帽我可真是戴不起。但意识到这一点的他们当然不甘示弱,所以就只能指责我,说什么是我“自诩”半个马克思,不过我劝燎原再怎么嘴硬也罢,在说出这种话之前最好还是拿出证据来,证明我在哪时哪刻哪篇文章里说过这种只有燎原才说得出口的夜郎自大、唯我独革的话。

10 天 后

24.燎原颠倒经济基础和政治权力的关系,展示出浓重的小资产阶级政治幻想

Image description
图一文本出处链接
这种观点不仅不是革命的,甚至是一种反动的唯心史观。因为它完全颠倒了生产资料和权力的关系。如果按照燎原这个说法,就会得出一个资产阶级自由派奉为圭臬的荒谬结论:“剥削你的不是资本,而是权力。”如果按照燎原的说法,我们就应该进入中修统治集团里努力地谋求官职,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不需要根本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如果说是先拥有权力,再拥有生产资料,那就是在说,权力并非来源于物质基础。但是,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拥有生产资料,才能拥有权力。权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和特殊权利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从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之中而来的。资产阶级并不是首先宣布它理所当然地拥有政治上的统治权力,然后才占据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相反地,它是首先占据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进而把封建的统治阶级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产物从社会中逐渐排斥出去,然后才有可能夺得政权,占据政治上的主导地位。不仅如此,历史上的一切统治阶级在取得统治地位之前,首先都是占据了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后才能夺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从而才能巩固经济权力和享有政治权力。任何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够实现,不是由于革命的阶级意识到或某些政治天才使他们意识到了现存的统治阶级的反动和自身普遍的无权地位,而是由于实现这种斗争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

Image description
图二文本出处链接
在自己遭到揭穿和批判后,燎原便开始狡辩并且试图嘲讽他人,说别人不知道有经济上的权力。好,既然燎原要狡辩,就让它狡辩到底,我们只需顺从燎原的逻辑,看看它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既然燎原狡辩说自己强调的是经济权力,那么我们就把这种辩解补充到图一中去,从而我们就得出了燎原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有拥有经济权力,才会拥有生产资料。原来如此!原来可以脱离生产资料谈论所谓的经济权力!燎原一开始在他们的文章中所谈论的正是政治权力而不是别的什么权力,这也是批判燎原的文章都在谈论政治权力而看似忽略了经济权力的原因。可是,在自己的错误遭到揭穿和批判后,燎原便试图补救,搬出经济权力来解释自己所说的权力不是政治上而是经济上的,但是燎原万万没想到,这一愚蠢的补救行为反而让他们错上加错,或许燎原日后会在某篇文章里不吝赐教地告诉我们如何在脱离生产资料的前提下拥有经济权力吧,在此之前我们这些愚蠢的人恐怕是想不明白的,只得仰赖燎原的教导。

燎原真可谓是新时代的杜林一般的存在,燎原炮制的这个“权力论”,足以与杜林的“暴力论”相媲美。前者认为权力可以主宰一切,认为权力就是目的本身;后者则认为暴力主宰一切,暴力就是目的本身。如果燎原把权力当作目的本身,那么它便与崇拜强权、迷信话语权的小资产阶级无异(本来也看不出两者有何区别)。的确,毛主席曾说过:“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但毛主席强调了,这是在新的更高级的生产关系已经在旧社会的胎胞里出现并成长起来的前提之下而言的,是在革命阶级已经具备物质基础的前提之下而言的。并且,毛主席也从来没有把权力当成目的,主席所说的“政权”也和燎原强调的“权力”不同,从后者身上单纯只能看到对权力的欲望。也许燎原也会辩解说,自己想要强调的是政治权力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可惜的是,由于燎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理论水平有限,最后只能不加前提地把权力提到首要的决定性的位置上,忽略了权力反过来起决定性作用所必不可少的那些原因和条件。当然也许燎原就是这么想的,是我高估了他们。不论是蠢是坏,传播错误论调的责任当然是要由燎原自己来承担的。

  • 已编辑

25.燎原照搬照套公式,发泄义愤和主观情绪,拼命叫卖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

Image description
图一文本出处链接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燎原在布站上发布了“五个基本判断”,其中提到了燎原“对各种进步运动(女权、环保等)的立场与策略”,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我非常好奇燎原的理论专家们在这个问题上会发表怎样高深的见解,于是在我的一番查找和阅读之下,不出所料地被燎原“震撼”的目瞪口呆。下面请读者跟着我来领略这份震撼。

上图文章的第一、二段落在说:新闻为什么专挑母亲报道,为什么不提父亲?于是乎令人想起一句经典的小资产阶级女权的台词:“抛开事实不谈,难道男性就没有错吗?”这不是在发泄情绪又是什么呢?不只是这一篇,在燎原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文章里,完全看不到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只能看到“厌男”情绪或高尚的愤慨。短短几段内容触目惊心,让人不禁怀疑该作者是福柯波伏娃的门徒。作者想要通过新闻事件只提到了母亲的责任而没有谈及父亲这一点来论证父权制的影响。但是新闻本身的任务就是及时、如实地报道,无论这个作者有多么不满,报道者都只是如实地传递出新闻信息,至于看到这一则新闻的观众能够从中看出什么问题,那就是另一码事了,这个道理难道很难理解吗?在作者看来,男性之所以在新闻报道中销声匿迹,之所以没有被拉出来批斗,是因为父权制的存在,是男性“有意识”地把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偷偷地抹去了,所以新闻媒体才对他们的罪行视而不见,好一个“男性凝视”!

一方面,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往往滥用“规训”、“他者”、“第二性”和“男性凝视”等词句,主观唯心地、毫无依据地谴责男性是罪恶的,并且幼稚地说这个世界上若无男性就会变的和平美好;另一方面,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总是抽象地空喊妇女解放,而对实现妇女解放的现实的条件一无所知,燎原如何在这一点上与之不谋而合,下面就会看到。正如我们在燎原的文章中所见,滥用抽象的唯心主义词汇,一味地发泄厌恶情绪,这是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的典型特征。 不过,燎原的文章里还少见地掺杂了一些与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不同的气味——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但是,他们是怎样把它与小资产阶级女权主义搅拌在一起的呢?是通过照搬照套的方式。这一点笔者也留到后面说。

下面让我们再拜读拜读燎原论述妇女问题的另外一段内容。

Image description
图二文本出处链接
这里作者想说,资产阶级物化女性,把女性变成了一种商品。这是套公式写出来废话。同样的公式完全能被套用到其他问题上,比如资产阶级把劳动力变成了一种商品,它把教育变成一种商业,它使艺术品变成沾染铜臭之气的商品,等等例子不胜枚举。因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阶段上,占支配地位的是普遍化的商品生产,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变成了商品或日益趋于商品化。如果燎原在妇女解放理论方面的专家只会套用公式、发泄情绪,或是只会说些众所周知的废话,那我劝这些专家们还是收了神通吧。因为父权制和妇女解放问题,绝不是什么可以随意发表见解的问题,绝不是什么可以泛泛而谈的领域。说直白点,这里不是什么三教九流阿猫阿狗都能高谈阔论的地方。任何人想要在这方面发表见解,首先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次要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如果燎原的理论专家们真的有他们所标榜的那样关心妇女问题,那就应该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来,让广大无产阶级妇女同胞们感受到你们的真心实意,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朗诵并默写公式。不过这又是为难燎原了。

说到这里,我不介意再回过头来谈谈燎原在妇女解放理论方面的专家F先生的言论(不认识这位大师的读者们可以看看这份材料),并且把它和燎原自己发布的文章对照一下,让大家看看燎原闹出了怎样一出自相矛盾的笑话。

Image description
图三文本出处链接
F先生曾说,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性的社会关系导致了父权制。进而,他得出了社会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结论,大谈什么“男女之间压迫性的社会关系决定了男女之间压迫性的生产关系”,什么“生产关系只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那天我因为这个谬论与这位专家争辩了多久,但是直到最后,F大师还是紧紧抱着那些他自创的理论不放;我也不知道F先生为什么每句话都要冠上压迫二字,或许他认为这样做能够彰显自己是反压迫的斗士。但很可惜,在这个问题上恰好不能一言以蔽之地把原因归结于“压迫”。指责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是对女性的压迫,对其发泄高尚的义愤,只能说明这些高尚的谴责者带着现代社会的观念,戴着资产阶级的有色眼镜去审视原始社会,只能暴露这些谴责者们根本不懂得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所必需的经济条件。这些谴责者的要求无非就是在原始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就实现男女同工同酬,如果当时的人没有这么做,那么这就叫作“对女性的压迫”。这些高尚的谴责者们用不着去思考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否真的需要足以支撑同工同酬,他们只需要坚信“实现同工同酬即是平等”就好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同工同酬就是平等吗?当然不是。同工同酬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它把同一标准应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因而也就是不平等。诚然,这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有人(比如燎原的个别专家)要以此为理由说同工同酬就是“平等的社会关系”,那就未免太可笑无知、太本末倒置了。不过值得表扬的是,燎原总算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说对了一次,但是代价却是狠狠地打了自己的专家的脸。

在看过以上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燎原高见以及阅读了笔者本篇帖子的其他内容之后,想必读者早已发现,燎原几乎在一切重要问题(例如女权、法权、历史观和方法论等问题)上都暴露出自身的小资产阶级性质来,只有在那些可以只说“正确的废话”的场合,他们才能保证自己不出错,但也仅仅只能做到不出错,想从燎原那里看到一些正确的、深刻的见解简直是奢求。如果读者在读完了燎原写的八股文之后并没有觉得自己有所收获,那么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他们只会反复地照本宣科地朗诵大家早就已经知道的词句,而完全不理解这些词句的真正意义。对此,笔者只能引用马克思话来评价燎原:“如果其他阶级中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末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可是,正象已经证明的那样,这些先生满脑子都是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观念。”(《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不过燎原的小资产阶级性质,考虑到它本身的人员组成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燎原的成员基本都是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学生,所以他们不仅不能很好地理解唯物主义的思想,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观念和作风习气。就是说,燎原不理解不懂得马列毛主义,并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宗派存在,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

  • 已编辑

26.燎原化身黑格尔主义逻辑学大师和杜林信徒,为中修辩护,贩卖唯心主义

Image description
图一文本出处链接
首先要说的是燎原的“事物遵循逻辑”的唯心主义错误。这个错误早在笔者仍于燎原内部任职的时候,燎原就已经犯过了,并且当时我也已经指正过他们了,而且我在揭露材料里也批判过这一点。但是,燎原直到现在还是抱着这种唯心主义观点不放,还说什么事物遵循逻辑、现实适应逻辑,难道燎原居然完全没有发现自己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吗?难道不是逻辑遵循事物、逻辑适应现实吗?按照燎原的说法,必然导致认识上的可怕混乱:仿佛现实是逻辑的外化和实现,而不是逻辑从现实中抽象出来;仿佛是现实适应逻辑,证明逻辑的正确性,而不是逻辑只有在适应现实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这可以是黑格尔主义者说出的话,也可以是杜林信徒说出的话,唯独不可以是马列毛主义者说出的话。

其次是燎原关于工业化的谬论。燎原滥用工业化这个经济概念也就算了,居然还要用这些模棱两可的理论来帮中修辩护。说什么“中修的组织方式是当下最先进的组织方式”,理由居然是中修和美帝是目前帝国主义的最高峰。原来因为中修是帝国主义的最高峰之一,所以它的组织方式就是最先进的,这是什么歪理?难道帝国主义就能代表目前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最高成就了吗?难道这不是一种变相的“历史终结论”吗?燎原把革命委员会丢到哪里去了?燎原这个意思就是说:只要压迫的越深刻,压迫的程度越高,组织方式和制度就越先进。这一点倒是燎原身体力行的,燎原确实是在压迫和奴役成员这方面向中修看齐的,确实是单纯把基层同志当成牲口和工具一样去利用和驱使的。燎原不明白:帝国主义最高峰并不代表最先进,反而代表最反动。任何事物在刚诞生时都是进步的或者说是具有一定进步性的,而当它临近灭亡的时候就已然是反动的了。任何事物如果发展到了最高峰,那么接下来迎接它的就是灭亡,这是物极必反。当中央集权、皇权在清朝达到顶峰的时候,同时就是封建主义最腐朽反动的时候。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就已经显现出反动性了,我实在不能理解,在今天这个资产阶级以及一切阶级差别都已经没有存在理由的历史阶段上,燎原怎么能说出“因为中修是帝国主义的最高峰,所以它的组织方式和制度就是最先进的”这样的话。

Image description
图二文本出处链接
这里顺便谈谈燎原的高见,燎原说别人不懂工业化的本质,说别人把工业化的现象当成它的本质,而他们认为的所谓工业化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严明的纪律、统一的规范,整齐划一的标准”。可是,燎原说的这些在任何时代都能办到,完全不需要等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时代来临。千年前的古代军队也有严明的纪律、统一的规范和整齐划一的标准,是不是说人类在封建社会就实现了工业化呢?到底是谁分不清楚工业化的现象和本质而把现象当成本质了呢?

最后再说说燎原在权力问题上的谬论。在第24条中,笔者已经批判过燎原在权力问题上的错误,所以这点放在最后说。因为笔者在之前的帖子里揭露过燎原颠倒权力和生产资料的关系,说明了权力真正来源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所以燎原如果要反驳我,就必须说明权力来源于什么,结果我们看到,燎原说权力来源于组织。燎原说:只有通过“这样的”组织方式才能产生权力,意思就是说,权力取决于某种组织方式。这根本就是抽象的模棱两可的。“这样的”组织方式是怎样的组织方式?为什么一定是这样的组织方式而不是别的组织方式?难道在这种组织方式出现以前人类社会都没有权力可言了吗?燎原不会以为自己只是抛出几个抽象的词句就算得上是很唯物了吧?按照燎原的说法,无产阶级也用不着夺取政权了,只需要发展组织就好了,因为“权力来源于组织”嘛!他们一贯是如此鼓吹的。另外,燎原还提到了什么“资本统治人民群众的权力”,先不谈这种提法有多模糊不清,如果有人告诉头脑发昏的燎原:权力正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呢?如果真像燎原所说,权力必须“遵循”某种“逻辑”才能维持下去,那就会产生另一个认识上的可怕的和无可救药的混乱:似乎权力正是为了遵循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才被用于剥削的,似乎它正是为了符合这种“人民群众的逻辑”才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这不是黑格尔主义者鼓吹的绝对精神理性逻辑的外化和实现,又是什么呢?),但是现在我们又看到,权力在处处都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对此燎原又怎么解释呢?事情很明显了:(1)权力不会遵循某种“逻辑”,也不会遵循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相反地,这种所谓的“逻辑”是从现实的权力中抽象出来的,人民群众只有在掌握权力的情况下才能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意愿和要求;(2)自命不凡的燎原根本不理解权力为何物,只知道叫卖一些关于权力和夺权的空洞词句而完全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真正想要的,就是改变自己小资产阶级的没落处境,取代如今的统治集团,把权力掌握在自己那个集团的手里。

这一切算是燎原对他们独创的“权力论”的一次完善,看来燎原意识到了要给权力找个“物质基础”,不然就会暴露出自己是唯心主义,可是随便找个客观存在当作权力的原因,并不等于就是唯物的。燎原自创的理论十分拙劣,不仅不能自圆其说,而且还使自己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围绕着组织而且是他们那个组织运转的。“组织决定一切,一切为了组织,快向我们燎原顶礼膜拜吧!”这使我们又不禁怀疑,燎原是不是“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信徒(怪不得他们推崇科层制呢),上一条帖子里燎原才刚刚显现出福柯波伏娃的影子,紧接着又与韦伯、杜林黑格尔有几分相像了。可是,燎原到底什么时候学点马克思的东西呢?这还是未解之谜。

25 天 后

27.燎原火烤辩证法,随意解释辩证法以展开诡辩,用形式逻辑偷换辩证逻辑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图一、二文本出处链接(迷信政治影响力的泛左翼燎原说其他泛左翼迷信政治影响力——幽默至极
在这篇文章中,燎原先是欲扬先抑地讲什么务虚和务实的辩证法,然后马上又毫无依据地指责其他组织是务虚的,这个意思无非就是想说只有自己是务实的。燎原为了打击异己维护私利而把辩证法当成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好像辩证法就是为燎原而生、为燎原服务的一样。在没有提供任何实际证据以说明其他组织“务虚”的前提下,单纯抽出一个辩证法的范畴来当作论据,企图仅仅通过“务虚”和“务实”这两个抽象的、模棱两可的词句,就论证别人是务虚的,自己是务实的,这种牵强附会的诡辩怎么能让人信服呢?这种诡辩手法,我早就在我的文章(详见笔者拙作《关于辩证法的阶级性的问题》)中就揭露过,不能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空谈辩证法,否则它就会变成诡辩的工具。因为“各种辩证法的范畴,在不同条件下是有不同内涵的,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应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应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此,当它们被用于辩论赛时,就是任由利用者随意怎么摆弄都可以的抽象词句。”

其实认真一看,燎原表面上是在讲辩证逻辑,实际上是在讲形式逻辑。他们的意思无非是说:因为燎原是务实的,而务实才是对的,所以我们燎原是对的。无独有偶,在燎原大搞组织挂帅遭到揭穿和批判以后,便开始使用形式逻辑的论证方法开展诡辩:因为燎原是革命家组织,又因为革命家组织能做到政治挂帅与组织挂帅的统一,所以燎原也能做到两者的统一(具体内容详见本帖第8条)。而我们都知道,形式逻辑的结论已经包含在大前提里了,大前提错了,其结论必然是错的。我们都知道,燎原既不是务实的,也不是革命家组织;既没有做到务虚和务实的辩证统一,也没有做到政治挂帅和组织挂帅的辩证统一。所以燎原拿这种东西来当作论据,除了说明自己在脱离实际情况,从主观主义出发随意解释和摆弄辩证法,用形式逻辑偷换辩证逻辑这件事上是行家以外,什么也说明不了。

1 个月 后
S 更改标题为「“千钧棒”棒打马克思,“燎原火”火烤辩证法——大群笑话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