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派学生会October 19, 2023
在《谈谈校园宣传》一文中,我们提到:把我们的宣传成果转化为我们的实际的力量是我们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达成这个目的的方法自然就是要把大家组织起来,所以本文就是要跟大家聊聊学生同志在学校如何开展组织工作。
一、 安全性
同志们要明确:我们开展的工作不是什么“大冲塔行动”,也不是某种角色扮演,而是严肃认真的政治活动。既然如此,就要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我们的组织在工作中也要具备相应的安全保障,否则我们的工作很轻易就会遭到重大挫折,这样的话,组织工作的成就也必然是脆弱的,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如何有效地预防以上情况。
1.组织结构设计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的组织(即工作中带有高政治敏感性的组织)一般都是以社团、读书会等在校内的、公开合法的组织作掩护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后者称为“外围组织”。一般来说,组织也就两层结构,即内、外围组织。外围组织具有公开性、合法性,可以很便于我们在校内开展宣传招新工作,是我们学生组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组织内要设置专门针对新同志的考核机制。外围组织的同学在一段时间的、非政治性工作中经得住考验,且在我们对其开展政治意识灌输(之后会专门写一篇关于政治意识灌输的文章)后,政治立场能初步合格的,我们就可以考虑将其发展为内围组织的同志,让其能了解到且跟我们一起开展一些保密程度较高的工作,并更进一步地对其做政治灌输。
两层结构并不是死的,我们学生同志们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所处位置的政治环境来是当拓展外围组织的层级,政治环境较敏感的,可以在内、外围组织间再做分层。首先要规定好各项工作的保密程度并严格执行,再依据工作的保密程度和成员的赤化程度来进行分级,各级之间设相应的考核制度,经过考核即能接触到下一层级的工作。
2.网络信息安全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组织的同志们并不具备一定的网安意识,具体的表现一般为:用QQ、微信等墙内社交软件进行组织工作的沟通交流以及一些敏感文件的传输;用实名手机卡注册推特、telegram等墙外软件并在这些软件上发表涉政信息;在墙外平台的交流中随意暴露自己或组织的线下真实信息及正在开展的政治活动等。此类行为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这是相当危险的,我们的同志不能在自己的组织内放任此类行为,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更是对自己组织的革命事业的不负责。
首先,组织内关于具体行动、敏感文件的传输等交流不得在墙内平台上开展,我们一般会选择telegram、element、Skype等软件,且沟通的内容不得涉及到具体的线下真实信息(成员的姓名、学校等)。
其次,墙外平台的注册不得使用自己的实名手机卡,这个问题可用sms-activate.org、5sim.net等接码平台的有偿服务来解决。注册邮箱也不能用墙内邮箱(如:QQ邮箱、网易163邮箱等),此问题可以通过墙外的匿名邮箱(如:proton邮箱)或直接谷歌搜索“临时邮箱”并通过此类网站使用临时邮箱注册墙外账号。
然后就是设备问题,国内手机尤其是华为、小米等具有内容监控功能,并不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且我们可能会被强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等有监控功能的APP。
我们通过设备隔离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即平时生活、娱乐使用一部设备,这个设备不涉及任何政治方面的内容,所以品牌、型号可以自由选择。若要在移动设备上开展工作则需要一部安全的手机,如谷歌的Pixel、非国行版本的Iphone较为适合。
网络安全这方面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这里就谈两个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要了解详细内容同志们可以关注我们《斗争月刊》的“网络安全”板块,会定期更新,同时也可以直接与我们进行联系,会有相关同志进行专门指导。
二、 工作的可持续性
我们的一些学生组织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几个核心成员因毕业、转学、被打击等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换来的工作单位后或停止工作后,组织工作完全停摆,余下的部分毫无生机。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对骨干的培养
在一些不敏感的工作中,我们不能总是让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同志负责特定的工作,要积极让外围组织的同学参与到其中并逐渐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这也是我们外围组织的一个重要作用。
这些同学经过考验成为内围的新同志后,要为其指定一位指导人。指导人与新同志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纯粹的老带新。新同志在理论学习、组织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可直接向指导人询问,指导人则须做到有问必答,不得推脱,且不知道就老实承认,大家一同学习一同进步。同时,指导人需主动了解新同志的生活状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做到有异常能及时发现并通报组织。新同志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及最终考核后即成为老同志,同时也要肩负起老同志的责任和义务。
内围组织要定期开展学习会,会议要设置基础文本和主持人,以至于会议上同志们不会聊得太发散。基础文本一般选取一些马列毛主义的理论文章,或关于当前斗争情况及其方式方法的文章,也可以直接让大家用马列毛主义的视角去分析时事政治。
2.重视校内的宣传招新工作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觉得自己的学生小组只有十几个同志甚至几个同志就够了,在学校中我们是存在非常好的工作环境的,要积极地去打开局面,把宣传招新工作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我们可以以外围组织作掩护来公开地进行宣传招新工作,且内围的同志们也可以积极在自己的熟人网络中招揽新成员,积极进行宣传的同时不断发展自己的熟人网络。最终要达成一个目的,即我们的组织成员要遍布校内各年级并不断发展,让组织一直保持生命力。
三、 明确我们的工作目标
我们开展政治活动需要特定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总路线,让我们的同志在工作的大方向上不感到迷茫。这个目标可以是发动学运,即我们一定要联合校内外同学乃至群众来针对某些具体的斗争点来斗争,以激发同学、群众们的政治意志。或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将来的融工工作做准备,为我们的融工工作培养一批革命意志坚定且具备一定的政治水平、斗争能力的同志。
有了总路线之后,我们的同志们就可以带着同学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同时我们也要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采纳来自基层同志、同学和组织外同学的相关意见,以不断完善、优化我们的工作。
四、 结合实践
无论是再详尽的文章、再鲜活的例子,学生工作的行动终究是要以同志们实践后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下面是我们一位同志的实践经历,供同志们参考。
我参与到学生工作实践,最开始是看到了一位网左组织的一位同志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文章和他在学校搞了一次小规模的学运的例子(关于此事的文章可以在布站参阅),这对于当初只会写文章和搞理论学习的我来说算得上是降维打击,之后我就兴致勃勃地去搞学生工作行动去了。
最开始,我是想照着那位启蒙了我的同志的路线走,我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在QQ上把学习群建立好后,忐忑不安地在学校群上进行了第一次宣传。最开始是很不错的,进了不少人,甚至还进来了一位挺活跃的成员,那时真是让我倍感高兴,甚至让原本“社恐”的我都开始到处向我原先初中同学和班上同志宣传。但是之后的情况就非常不乐观了,群内死气沉沉,和朋友同学们宣传他们也没有兴趣参与,而我一直认为是我的带头作用太微薄了,是自己“不努力”导致的,于是我积极地完成群内的任务,同时每天提醒他们,但效果依然微乎其微。
这时我想到了我的方向肯定是错了,于是就换了一种方式,我解散了原来的学习群,建了一个极其自由的交流群,而我自己给自己的解释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太落后了,不愿意参与组织工作,只能先用兴趣群引导他们。”,然后在表白墙上面宣传了一次。尽管这个兴趣群的方法确实是扭矩过正了,但它还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建了兴趣群之后,情况依旧没有好转,这时我完全倒向了悲观主义,认为我的学校已经废了,内地的学校的学生太保守整不出什么成绩出来,只有融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于是我又回到了原先写文章搞工作搞学习的状态持续了很久,并一直期盼着能够在暑假进入工厂展开始融工。暑假左右是我的学生工作旅途上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此期间我和兴趣群里的一位同志交流了关于学生互助的事情,并简单地和群内的几位同志见了一次面,但还未改变我在学生工作上的悲观情绪。
直到参与过融工认识到高中生的局限性,同时参与到了一些矛盾之中并了解了其他网络左翼组织后,我才正式地认识到了学生工作的意义并投入到学生工作行动之中。总结了原先学生工作行动低迷的教训,我不再局限于交流群的管理活动,更多地参与到线下与同志们的见面和交流商讨中。
最后是在国庆斗争中我们的互助举报的机会主义路线的完全失败后,我们终于确立了“以读书会面对面交流为主、线上辅助线下同志进行学习”的路线并正式地开始了学生组织建设的阶段。并在之后思考了群众工作的形式之后,我们致力于建设社团这个原先被我们pass掉的决定(当时我们总是想很多,怕没经费、怕没时间、怕管不了,怕这怕那。结果申请了社团之后,才发现原来建社团这么轻松,管理也相当简单根本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恐怖),并在社团受理之前,我们迈出了读书会这第一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熟人网络的扩展和读书会与社团的光环让我们的形象都升级了一番,学生对我们的关系也从原来的取笑和讥讽到了现在尊敬和亲近,同时让以前不敢做和没法做的事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我们每次开会前会准备理论学习资料和政治揭露资料,我们开完会后就把资料留给班上的同学看,同时也使不少原先麻木的同学重燃了对政治和历史的好奇)
总之,在我的学生工作行动中,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一定要干、要敢干、要合伙干、要在干中找该怎么干,而且要多与线上线下同志多交流,这样时时都能产生新想法。
对工作感到迷茫感到悲观,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从我克服自身缺陷的经历来说,首先在学校内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是很好的选择,就算对方可能理论相较浅薄,但是对方可能可以给你带来你所缺少的东西(熟人、班级情况、老师情况等等)。
以及一个重要一点,就是摆脱网左的状态,一定要把重心转到线下的读书会或社团等具体工作中,线上可以作为你分享资料和商讨路线的辅助方式(或者早期寻找先进分子的主要方式,但是找到后一定要转到线下)。
我认为我的经历可以算是很典型的网左转变的历程,同时也举出了一些更直接、更贴近个人的经验,希望这些能够鼓舞和帮助想要走向学生工作的学生同志们。
五、结语
我们的一些学生同志在学生工作上始终存在一些困难,这里面有环境的原因,当然也有我们同志自生能力的不足,但是我们的同志要有决心、有毅力,既然决定要为我们的事业奋斗、牺牲,那就要不惧一切困难,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我们要在具体的工作中锻炼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各方面水平得到提升。最后,衷心的祝愿我们的同志们在现在以及将来的、群众运动的浪潮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