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公社November 23, 2023
“冬天的时候被困在给人装修的毛坯房里,狗都不如。”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去年疫情高潮期间的工人亲友生活经历时这样说。
这位朋友的朋友们,是同一个村或相邻村镇的亲戚共同组织的装修班子,包工头从在装修公司拿微薄的固定工资打拼,到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脉资源可以自己脱离公司单干接活,整个过程用了四五年,准确的说,算上学徒期,是六年的时间。
而就在22年他开始承包第一个工程,就赶上当地疫情高潮,封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询问上头,上头说十五天快了,但到了最后关头,就会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新病例,每天只能干嚼一包方便面,喝不起矿泉水,“十五又十五,马上要过腊月十五喽。”
进到工作的小区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会有这些事情,只有少数工人预防午睡着凉,给自己带了一张旧空调被。
他们其实就是最普通的建筑工人出身,第一次进行独立的联合做工,包工头和做工师傅做几乎一样的活,预计利润也是差不多的。当然会有一些不一样。
但他们总归是工人阶级,当工人阶级遇到天灾人祸,他们会把自己的处境比喻成“狗都不如”。
——————————————————
忘记什么时候,在抖音上,忘记是哪位专家鼓吹现在的农民工生活比城里人还优越,他们在地里庄稼播种以后就去城里赚取只需要付出毫无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就可以收获一份可观的薪资。他们往往是夫妻、朋友一起进城,在农忙时又回去收割庄稼,一年到头赚的钱比城里的小企业老板还要多。
真实情况却是,想要打理一亩土地,在如今的大部分农村里还无法实现只需播种后就让农作物自己生长的种植、灌溉、培育等技术,这恐怕是只有在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之后才会出现的事情,更遑论城市中的劳务环境又是如何剥削、压迫现在的工人阶级的。
只要一有天灾人祸,工人就丧失了专家口中的潇洒、来钱快,而堕入了“狗都不如”的处境。
狗,一般指被豢养的狗和流浪狗,一日三餐靠施舍或者吃垃圾,地位不可畏不低下。
工人阶级从来都是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收获,抚养自己和家人,他们虽然过的苦些,但在可以靠劳动换取食物和一定生活费的时候,还感受得到人的尊严。
但在22年的这个冬天里,这个尊严忽然破灭了。
今年我听过比往年更多的怨气,以前我从没听过在工厂作工的朋友说“资本家”,从没听见他们关注毒教材、俄乌冲突、鼠头鸭脖这些舆论事件,从没跟我说过黑中介的骗术和恶心,今年一下子就都听见了,并且主动和我交流。
“如果毛主席还在,现在我干一天活,就算国家压力大要人民出力,也至少会给我留下一多半。”
“如果毛主席还在,你看他们敢不敢!”
……
现实的谈话和交流对象的神情举止中的真诚、愤懑、无奈和官方宣传的小康生活、幸福生活并不一样,对官方宣传机器的反思,最终令我们引向一个共识——让他们自说自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