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November 15, 2023
虽然我们常常会说“晚期资本主义人人有病”这句话,但当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时还是会忍不住感慨一番。近日,湖南卫视推出了新节目《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讨论,但绝大多数声音都是持批判或嘲讽态度,不管是左派、自由派,甚至相当大一部分偏保守主义的人都从不同的世界观用自己的方法论对其进行批判。在当今这个各种意识形态横行的时代能达成这样“统一战线”的成绩实属不易,不愧是被誉为可以挑战苏联笑话地位的存在。但今天笔者不想过多着墨于对节目本身的批判,想更多讨论一下节目诞生的原因。

“当马克思遇见孔子”
首先,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制作这档节目?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档从名字里就透露出浓厚的意识形态宣传意味的节目,其根本目的当然是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宣传,维护其的反动统治和经济利益。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统治阶级一面需要经济建设维护暴力机器,保证自己的阶级能够压迫另一个阶级,防止自己的政权被阶级敌人夺取;另一面统治阶级需要及时的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并将其灌输给国家公民,如果大部分公民没有一个能维护自己统治的意识形态,那么这个政权必然会分崩离析。在中修这个帝国主义国家,官僚资产阶级需要不断剥削压迫无产阶级来不断地维持着国内的建设,保证自己的暴力机器能够及时运转,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不会减少,同时加大对外输出资本,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经济;同时宣传“伟大复兴中国梦”,将其作为自己统治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上维护自己的统治,保证自己的政权不会被无产阶级打破,甚至将这个意识形态对外输出,保证自己对外压迫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是“正确”的。
在经济上,中修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它需要向外输出自己的资本才能保证利润,同时对内持续剥削,不断攫取高额利润。

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
回顾过去的十年,中修推进亚投行、一带一路,建立海外基地都是为自己的资本输出铺路,而作为以美国为首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必然不允许一个大体量的中修入场瓜分自己的利益——中美的资产阶级产生了冲突。这时候,如果继续放任各种各样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的泛滥,谁又来为这群新生的官僚资产阶级去争取利益呢?于是,一个对于凝聚国内力量的反动意识形态的需要被提上了日程。无论是之前提出的总体小康、全面小康还是后面提出的伟大复兴都是基于这一需求的产物。资产阶级不仅希望无产阶级为自己攫取利润,更希望掩盖自己剥削的本质,将矛盾转移到其他方向,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前的年代更是如此。
在意识形态上,作为一个窃取了革命成果的修正主义官僚统治集团,中修必须为了自己的剥削找到合法的借口,还要维护自己的所谓正统。
于是民族主义这面发烂的旗帜被中修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翻了出来。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被推广
一方面他们通过自己在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利用100多年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大肆宣传民族主义,造就了一大批保守主义者。但是,保守主义者的大量诞生同时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我国建国之初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这个人既不中国更不古代,这在官僚资产阶级的眼中是不可接受的。
不过另一方面,得益于毛主席遗留的影响,即使是再疯狂的修正主义者也绝不敢公然宣称自己不搞社会主义了。于是中修绞尽脑汁,思考怎么把这些概念和古代遗留下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结合起来以达到既不影响自己合法性又能迎合民族主义的需要,达到宣传反动意识形态的目的。在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下,《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就和我们见面了,什么“我早就是一个中国人了”“我觉得我们的思想很相近”也就不奇怪了,毕竟官僚资产阶级需要马克思主义和孔老二反动意识形态的结合,创造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意识形态,同时强迫广大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接受,甘愿为了帝国主义去卖命。
好的,现在基于上述的判断,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与孔夫子相遇就不难理解了。为了合法化自己的剥削罪名,掩盖自己作为官僚资产阶级实行资本主义的反动制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古代反动哲学两个对立的事物规律结合在一起,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和代表的马克思和中国古代反动哲学代表人物的孔老二就成了绝佳的消费对象。
孔老二作为反动统治制度的鼓吹者和卫道士,是中修“剥削有理”的思想来源;马克思则是中修表面的红旗,仅仅用来表明官僚资产阶级的“正统性”。两个没什么交集的人在此时正适合用来当他们宣传反动意识形态的发声筒。然而纵观历史,这一令人捧腹大笑的操作即使是在整个中修历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而这样粗糙低劣、意图直白节目的播出也意味着另一件事——他们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已经用尽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早已经开始。新时代的左派应当深刻认识到这点,自己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套在无产阶级脖子上的枷锁只会越来越牢固,我们即将面对的是残酷的流血的阶级斗争和席卷世界的大规模战争。为此,我们即使在行动上受阻,也应当对现实有着充分的认识——歪曲马克思不过是统治阶级的负隅顽抗,我们终将保卫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