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January 21, 2024
众所周知,共产主义运动曾经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是随着中苏两个大国的解体和变质,资本主义世界将更多的人口纳入了它的运行规律之中,为半只脚已经迈进棺材的资本主义制度续了一口命。如今,新的一轮经济周期已经开始走向下行,左派思潮开始在世界各地复苏。作为曾经有过短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国家的人民,许多中国人在对历史的回顾中认识到了无产阶级必将当家做主的未来,但是在惋惜怀念的同时不由得也担心着这样一个问题——资本主义还会再一次复辟吗?

孤身一人扛着红旗的少年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过去,了解为什么能建立政权?为什么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为什么会失败?
一、暴力机器
我们有一支扩张迅速、体量庞大的军队,而没有相应数量优秀的政工干部。

最后和毛主席决裂的林彪
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曾经面对着这样的困境——中国的无产阶级过于弱小,完全无法撼动旧社会的暴力机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工农联盟。早期的共产党能够壮大内因主要是选择了正确的政治道路,外因则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除了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以外使得其他各派被迫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进行斗争。
从后世的视角来看,这样的选择显然和共产党的纲领是不符合的,但是受制于时代的局限,这样的选择却是必要且必须的。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历史为后世的各种问题埋下了伏笔。主席曾经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作为保障党的意志正确贯彻下去的重要工具的军队扩张最迅速的时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们赞颂人民群众反抗强加在自身压迫的英勇斗争,但我们也同样从阶级的角度意识到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军队是危险的。参军的群众大多是抱着朴素的保家卫国思想,我们称之为半殖民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先进的民族主义;而解放战争中工农自不必多说,同样有不少地主和资本家选择站在共产党一边,因为和帝国主义勾结的买办资产阶级实在是反动透顶,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同样有着独立发展的需求。
二、认识发展
最广大的群众有着识破地主诡计的本领,但是却不熟悉资产阶级的手段。
上一个部分仅分析了军队的问题,我们现在对阶级进行一下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发展既不充分,还很畸形,这就意味着资产阶级的力量在中国极为弱小,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出现的无产阶级自然也很弱小,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早期的共产党始终无法发展起来了。如果说问当时中国内部最严重的矛盾是什么,那必然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少当时有关诉苦会和公审的记录都用文字详细记述了当时的农民是怎么声泪俱下一条条细数地主罪状的,对于地主阶级造过的恶,在云南、在新疆、在江苏、在东北,在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可以引起相同的共鸣的。谁要敢在建国后说要把地主请回来必然会被群众的铁拳打击。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一点是农民始终是新中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即使后来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农业产值,但是就群众人数来讲,最主要的仍然是农民。
受制于生产力和时代限制,中国的工业体系完全是依赖于农业体系建立起来的,还谈不上可以大规模反哺农业的程度,外部援助的消失逼迫着中国的农民必须要付出更多才能维持起工业体系的运转。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大量农机的使用成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力,但是官僚主义和工业建设的需要对部分区域的农民造成了实际上的获得感的打击,再加上农业是一个可以自己独自完成的产业,天生带有小资产阶级倾向,走资派也利用这一点,通过初期减少农村提取剩余来拉拢农民支持,高价收粮,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农民支持分地了。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阶级觉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也无法很好的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解决问题,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文革十年中,武汉大量的无产者选择了保派。
三、阶级力量
无产阶级不占主流,且不够成熟。
从群众不熟悉资产阶级的手段可以引申到这一点——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并不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壮大而壮大的,相反,其壮大伴随着资产阶级的消亡。但是,资本家没有了,资产阶级法权还在,资产阶级思想诞生的土壤还在,旧的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可以清除的。对于文革中的斗争,很多无产阶级并不清楚究竟为什么要斗,斗的目标是谁,应该怎样去斗。归根到底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诞生的环境决定的——缺少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人的意识来源于实践当中,仅通过书本上对资产阶级的描写就能深刻认识到这种对抗性矛盾的人终归是少数,因为缺乏这种斗争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工人会同意奖金这种手段,有的工人认为这些矛盾是可调和的,双方应该各退一步,无产阶级内部也分为了各种各样的派系互相倾轧。
新生事物必然是不成熟的且弱小的,旧势力一开始也必然是强大的。13世纪,西方市民阶层就开始通过法律来限制国王权力,17世纪资本主义政权诞生,而直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完成后资产阶级才可以说在某些国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消灭了地主阶级复辟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也必然伴随着这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则。在循环往复过程中暴露的不足之处,是我们必须认识并其中吸取教训的。
在上述谈到的诸多原因中,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无产阶级不够成熟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今,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农民工数量增长到三亿
如今中国超过一半的劳动人口从事二、三产业,从数量上讲已经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主流,由这些劳动人口创造的物质财富也毫无疑问是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不同于过去,今天中国的无产阶级有着庞大的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从思想上,我们可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政治的讨论中,不管他们的倾向如何,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威胁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缺少先锋队性质的组织的背景下,群众多次自发的以各种手段反抗中修政府的统治,包括但不限于罢工、躺平、在网络交流中使用黑话缩写、键政等。这些做法有的看起来比较幼稚,甚至是违背马列主义原则的,但是在中修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舆论机器下我们完全没道理去苛责群众使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去反抗。这些自发的行动标志着群众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枷锁,开始有意识的想要挣脱他,这无疑是一种“好得很”的现象。更何况,即使是不关心政治的普通无产阶级也开始对“勤劳致富”“中国梦”这一套说辞表现出了满不在乎——曾经在上个世纪用来欺骗无产阶级的手段在如今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彻底失灵了!这就是中国无产阶级成长的具体表现。
就左派本身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在b站这样的平台上,同样有不少up主在宣传马列毛主义的相关知识,在评论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彼此并不认识的同志在用唯物辩证法互相交流思考以及对错误的思想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中国先锋队的力量也同样正在增强。而伴随着下行周期继续推进以及经济危机的到来,这一趋势只会增强,最终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回到问题:资本主义还会复辟吗?
社会主义时期标志着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只要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作为其承载的资产阶级就会不断产生,复辟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更何况中国的无产阶级虽然比起曾经有着极大的成长,但是仍然不够——这一点是由中国不够成熟的资产阶级造成的。(注意:强大并不意味着成熟)现代中国的资产阶级诞生于改开之后,绝大多数是通过行政手段攫取了第一桶金,他们没有经历过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死斗,也没和无产阶级实际战斗过。(第一批走资派有着丰富的镇压群众的经验,但是显然他们的后继者因为自己的父辈严重打压了无产阶级的发声环境反而导致其与无产阶级斗争经验不足以至于今日引发了各种笑料)正如曾经的中国资产阶级一样,他们因为过于顺利的诞生过程而缺乏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社会主流的资产阶级都是将中国古代糟粕与西方管理学结合起来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类似于西方维多利亚时代资本家的所作所为。当然,它们在西方的同行也不是什么善人,只是在200多年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他们也同样摸索出了一套分化、瓦解、压制无产阶级的手段罢了。在这里提到中国资产阶级的不成熟性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中国无产阶级也是不成熟的,未来革命成功的无产阶级必将有着对抗严酷资本家的丰富经验,但是对于工会、三结合这些资产阶级同样可以运用的温和手段又如何呢?而且我们同样可以预见到,世界大战是在所难免的,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极大的可能诞生于帝国争霸战争之中。战争不仅会极大推进科技生产力的进步,也同样会消耗大量的过剩产能,资本主义会在战后重新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毫无疑问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不过终究需要革命者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去和“人性”对抗,去和历史周期律对抗。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就把握在我们手中!资产阶级能否复辟,全看我们如何选择!
当然,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还有相当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