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列毛主义与革命左翼大群(以下简称大群)对于中国革命的路线争论又一次的开始了,其实自笔者写下这篇文章的前一年又四个月左右这个争论就已开始,这里略下不表。仔细看了大群对于融工的问题,我有一些个人的看法。
我先不做批评,在此简要叙述大群的路线:先创造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类似先锋队一样的组织,而后领导工人进行斗争;怎么创造这个先锋队组织?他们的做法是先利用聊天群引流,而后通过问卷筛选里面的积极分子,再安排这些积极分子写文章进行政治批判、政治揭露,并配以大群的管理自己创立的——他们称之为无产阶级的纪律——严格的纪律,以此来塑造这个先锋队的主体性,从而为革命的斗争做准备。
那么,这个路线是正确的吗?
我认为,对于革命的路线是不是正确的,就要看符不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不符合,那么这就注定要失败。毛主席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路线是否正确,就要分两个方面,第一:符不符合客观实际,第二:看它是不是来源于社会上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这两项标准在实际中也是互补的,如果一个路线不是来源于三大实践,那么这个路线就不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一开始符合实际而后来随着客观实际变化,领导者又脱离了三大实践,那么这个路线就会不正确。以笔者自己在快递分拣的日结工经历为例子,我自己也在一个半工厂化的公司工作,在抽空打这份工前也体验过上班的累,虽然对于工人们受到的剥削和高强度的劳动对工人们的摧残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然而这一切都比不上这个日结工是如何赤裸裸的直接把剥削、对身体的摧残刻在的心里,在打完这份工后,我头疼了三天,肌肉酸痛了一个星期,而到手的钱只有不到一百元,而我究竟干了多少活?早数不清了。直到这时我才能真正的把“工人们正在被剥削”和“工人们的情况真是水深火热”这两个概念真正认同,这就是在生产斗争中得来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我光在网络上写文章,不去真正感性上的体验工人们的辛苦,怎么才能把这个左派的共识深深地记在心里呢?可见正确的思想是决不能离开社会实践和客观现实的正确认识的。
那么大群的同志们——我暂时称呼他们为同志,如果说他们真心的想要参与进革命的话——对于当下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他们认识到了客观情况吗?他们的路线来源于上述的三大社会实践吗?很遗憾,大群对于参与进生产斗争极为排斥,自然也参与不了进中国阶级斗争最激烈的的场所——工厂,由此也自然不能进行对于路线是否正确的科学实验,那他们能否借此获得正确的认识呢?我认为是不能的。
而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分析大群的路线,则可以看出他们应该是参考了列宁的《怎么办?》里面对于建立政治报的论述,在此我有个问题:大群的纲领创作人们——如果有的话——是为什么没有仔细看看列宁在反驳那些建立起政治报的人时所说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在此我把列宁的原文引用如下:
“请看看他认为人民将在其周围“更紧密得多地”集合起来和组织起来的那些“更具体的”事情吧:1.地方报纸;2.准备游行示威;3.在失业工人中进行工作。一眼就可看出,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完全偶然和随便抓来说说的,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来观察这些事情,要把它们看作特别能使人民“集合起来和组织起来”的东西,那是毫无道理的。要知道,就是这位纳杰日丁,在两页以后又说道:“现在我们只需指出一件事实:地方的工作做得非常差,各个委员会甚至没有做到它们所能够做到的十分之一……而现在我们所有的那些应起统一作用的中央组织却只是一种虚构,是革命的文牍主义,是互封领袖的把戏,在强有力的地方组织成长起来以前,情况会一直是这样。”这些话里除了夸张之处,无疑也含有许多痛苦的真理;但是,难道纳杰日丁竟看不见,地方工作做得非常差是同活动家的眼界狭小和活动范围狭小(这种现象在局限于地方组织范围内的活动家缺乏修养的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有联系的吗?难道他也像《自由》上那篇论组织问题的文章的作者一样,忘记了随着转向广泛的地方报刊的工作(从1898年起),“经济主义”和“手工业方式”也特别加强起来的事实吗?”
仔细观察这段话的原文即可看出列宁在反驳这位反对建立全俄政治报者时是如何描述的。在他写下这篇不朽名作之前,随着俄国产业工人的不断增加,整个俄国工人运动是风起云涌,俄国共产党的前身俄国社民党也已经在全俄范围内能广泛活动于地下,在这时如列宁在后文所说的,全俄早已不缺乏这种能给予工人警醒和团结意识的丑恶现象,在这时最应注意的就是把全俄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努力的为打倒旧制度作斗争,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列宁提出了全俄政治报计划,以便团结全俄各地的革命力量,用以全面的进行政治揭露,把人民争取到自己这边来。
然而问题就在于,我们这个时候全中国的革命力量(即所有能进行自发斗争和倾向于革命的工人、所有能同情工人和至少不反对工人斗争的小资群众)和列宁写下《怎么办?》时比,究竟是比得上?还是比不上?还是相同?就算受限于政府对于消息的封锁和俄国地下斗争时期的混乱导致无法量化数据,我们都可以明显的作出一个结论:我们这个时代的革命力量和《怎么办?》写下的时期相比,是根本比不上的。列宁在回击跟在群众后面斗争的尾巴主义者时不屑于他们所提出的具体方案——即地方报纸、游行示威、在失业工人中进行工作——那是因为那时全俄的大部分地方革命者和革命组织已经能随时做到这一切了!他们所缺的只是需要更进一步把地方的手工业斗争变成工业化的,把一地的斗争变成几地的、联合的!而在这个时候的中国,我们甚至连列宁不屑一顾的团结工人们斗争的手工业组织都没有!大群曾经的领头人赤眉对于这个问题就有过极为深刻的见解,他在早年写下的的文章《迎接伟大的转折点——论当前工人运动的形势与马列毛主义者的任务》中就直言“对照历史经验,现在马列毛主义者的最大弱点恰恰不是革命知识分子太少,而是没有掀起到工人中去的普遍热潮,没有广泛与工人群众相结合,因此落后于工人运动的发展。…………目前马列毛主义者最大的弱点的就是还没实现与工人群众的广泛结合。”这句话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过时。而他在这篇文章里也痛斥了那些认为现在主要缺乏的是革命知识分子的言论,认为这是“胡扯”,“从来就没有不与群众相结合,不通过群众斗争锻炼考验就能形成的革命先锋队!不到群众中去做群众工作,不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的“革命知识分子”团体,只能要么是知识分子扯淡的沙龙、要么是小资产阶级神秘主义的密谋组织,都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锋队毫不相干!”然而过了几年,赤眉同志不活跃后,大群的管理人竟然一转就变成了曾经赤眉同志痛斥的黑路线、假路线!
所以这个时候很明显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在缺乏有组织的工人——或者说在自发的工人运动愈来愈多的当下我们缺乏的是什么?是能切身参与进工人运动(注意,这就是我认为和大群路线的最大不同点)领导工人的运动家们。在网络上空谈中国的革命要如何做,不参与实践的空放所谓政治批判的文章,能得到正确的革命路线吗?在这个时期我们的主任务也绝不是躲在密室里空空的敲着键盘,闭门造车式的造出一个根本就没经历过工人斗争的所谓“革命家”的组织,我们现在真正的任务是进入到工人中去,走入到工人的斗争中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团结起工人建立起组织,才能成为具备无产阶级自觉性的革命家。毛主席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同样的,对于中国革命的路线,也决不能是在密室里敲打着键盘然后建立起一个网络组织就能出现的,它只能从和工人们朝夕相处中、在目睹到工人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经济情况中、在参与到工人的斗争中才能真正的显现出来。只有真正的踏入到工人中去做真正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才是真正检验路线的方法。
欢迎加入工农解放社
团结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各组织,寻找共同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战友!
频道: https://t.me/LiberationLeague
群组: https://t.me/Liberation1966
XMPP桥接群: https://conversations.im/j/工农解放社@muc.5222.de
加入我们: https://forms.gle/4QPjVfzbPCij35Hj6